电子烟问题多「过量、中毒频传」 随时有爆炸危机
▲研究显示,电子烟致癌物的含量比香烟更高。(图/达志示意图)※《ETtoday东森新闻云》提醒您:吸烟有害健康!生活中心/综合报导
近期在媒体上看到有关抽电子烟的相关报导,吞云吐雾让有抽烟习惯的人在戒烟初期想尝试改用电子烟,但在国内外有多起案例显示「电子烟隐藏4大危机」—会成瘾且无助戒烟、致癌物含量高、毒品药物媒介、随时有爆炸危机。根据英国《每日邮报》报导,美国乔治亚州有名男子劳里亚,到办公室外抽电子烟,抽的当下、却突然爆炸,造成他的嘴巴破了一个大洞,断裂的牙齿直接嵌进肉里,脸部和胸口都有严重灼伤,脖子及手指甚至出现骨折。▲电子烟全含一级致癌物甲醛,修法后乱吸最高可罚1万元。(图/记者严云岑摄)许多电子烟商打着「电子烟不是烟、可帮助戒烟」的标语,且在市面违法贩售数年,对此,董氏基金会烟害防制组主任林清丽指出,电子烟比香烟更可怕,国际上更不乏电子烟爆炸案例,研究发现—电子烟含的甲醛及乙醛,竟高达一般香烟的10倍,恐吸入更多的尼古丁等致癌物。
据卫生福利部食品药物管理署于102年至104年受理2,565件电子烟检体,结果显示70%含有具成瘾性之尼古丁;在103年间自各地方县市卫生局、警察局及关务署送验之电子烟中,随机抽验31件,发现100%含有甲醛、90.3%含有乙醛,这些内容物对人体皆具有高度危害性。
▲违法电子烟产品。(图/北市卫生局提供)电子烟具成瘾性 过量、中毒频传电子烟含尼古丁之浓度,若以每支烟匣可注入2~6ml计算,尼古丁量约相当于12~36根纸烟。因消费者不易控制使用量,容易一口接一口地吸烟,反而过量吸入尼古丁却不自觉。根据「小儿科期刊」(Pediatrics)2016年5月9日发表最新医学研究指出, 2012年1月至2015年4月之间,「全美中毒资料系统」(National Poison Data System)接获2万9,141起6岁以下孩童因为尼古丁或烟草中毒的案例,发现6岁孩童因为尼古丁或烟草而中毒者,平均每个月高达729起,其中电子烟造成孩童中毒的案件、增加幅度最为惊人,相较于接触普通烟品中毒的孩子,因接触电子烟而住院的比率是接触普通烟品中毒者之5.2倍,而出现严重症状比率为接触普通烟品之2.6倍,甚至有1个死亡案例。
卫福部也提供国际最新研究指出,电子烟烟雾是由电力驱动的雾化器所产生,与传统纸(卷)烟经燃烧后所产生烟烟相同,都有二手烟雾的暴露危害。北市联医仁爱院区预防医学科吴岱颖主任表示,室内环境中使用电子烟,烟雾不易挥散,室内空气中可测得大量的丙二醇、甘油、尼古丁,同时伴随高浓度的PM2.5微粒,短期暴露雾化后的丙二醇,会直接造成眼睛、喉咙、呼吸道的刺激;孩童若长期暴露在丙二醇烟雾环境中,恐引起呼吸道相关气喘与过敏疾病。
电子烟含一级致癌物甲醛食品药物管理署抽验电子烟中,100%含有甲醛,90.3%含有乙醛,二者皆有致癌性。此外,吸入甲醛或乙醛会刺激眼部及呼吸道,引起咳嗽、喘鸣、胸痛及支气管炎,长期吸入可能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对人体具有高度危害性。
电子烟具爆炸危险性 电子烟系由锂电池点燃,而锂电池受损后可发生自燃,导致温度升高。美国联邦紧急事务处理总署 (FEMA) 指出,电子烟存放的环境、周围的温湿度、充电的环境、使用者不当使用载具之安全性,都有可能具有潜在的危险,如灼伤、电池爆炸等。
国外曾发生多起因电子烟爆炸而使吸食者受重伤,或因电池自燃引发飞安事故的例子。因此,目前国际上(包括我国)均已禁止乘客与组员在飞机上吸食电子烟,并禁止托运,桃园地院105年4月29日曾就乘客于飞机上吸食电子烟,依涉违反民用航空法第102条第1项非法使用干扰飞航器材罪,处罚金新台币(下同)4万元。
电子烟亦曾被验出含安非他命、大麻等毒品成分 因电子烟油可随意添加,国内外已查获多起电子烟含毒品之案例,包括安非他命、大麻等毒品成分,可能让使用者因此染上毒瘾,严重戕害身体健康。电子烟外型似烟品形状,违反烟害防制法第14条规定。
若电子烟产品宣称具「帮助戒烟」、「减少烟瘾」或「减轻戒断症状效果」等医疗效能词句,即使不含尼古丁成分,亦违反药事法有关广告之规定,可处60万元以上2,500万元以下罚锾,并没入销毁之;海关现已加强办理电子烟及相关产品边境查核,杜绝相关产品进入国内。
为了防范校园电子烟泛滥,目前,「电子烟危害」已经纳入各级学校药物滥用防制课程,如发现学生携带、吸食或贩售电子烟,应将电子烟函送警察局(少年队),帮助追查来源;对于吸食者,协助接受尼古丁戒治与辅导。由于国内并未核准电子烟制造、输入或贩售,瘾君子若想戒烟,认清改抽电子烟的真相,以免变成「花钱又伤身」的冤大头。※《ETtoday东森新闻云》提醒您:吸烟有害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