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复甸/连张床都没有,还谈什么对受刑人的教化啊
▲强化矫正署应有功能,首要解决「缺人缺钱」问题。(图/记者徐文彬摄)
文/李复甸
要谈司法改革,绝对少不了矫正署,但是矫正署应该如何进行兴革?其实,问题的所在也甚为清楚,简单的说,就是「缺人缺钱」,要想强化矫正署应有的功能,就必须彻底解决「缺人缺钱」的老问题。
(一) 确定刑事政策如果我们对受刑人的处遇还是具备教化刑的观念,那么如何落实教化便该是我们首要必须着力之所在。
《法务部矫正署监狱组织准则》规定,监狱「得」置训练师。姑且不论训练两字该如何定义,但「得」就是可有可无,看来矫正署的组织并不是以教化作为刑事政策。那么,监狱司为何在组织改造时要更名为矫正署呢?监狱、看守所、戒治所、技能训练所、少年观护所、少年矫正学校、少年辅育院名称不同,管理方法当然应有所不同。教化可以针对少年犯、初犯、过失犯、保安处分、以及罪犯性质等类别,采取不同的作法。
(二) 更动人事结构依法矫正署的工作为调查分类教化、作业、卫生保健、戒护管理、名籍给养及保管。但目前矫正体系人事结构并无法配合,极不合理。
其中以管理类人员编制数量最多,职等最高,而矫正工作吃重的调查员、临床心理师、教诲师、社会工作员职等低、人力不足。医师、药师、护理师、医事检验师更是严重短缺。
在原监狱组织通则所附监狱员额表(监狱组织通则第九条附表)中规定,监狱核定容额在3000人以上配置医师3-4名,2000人以上未满3000人者配置医师2-3名,未满300人者也有医师一名的职缺,专业病监更应配置医师1-4名、药师1-2名。配置护士6名。
民国99年底公布的《法务部矫正署监狱组织准则》,已经没有原来通则的员额表,改为各监分别的监狱编制表。以「天字第一号大牢」台北监狱为例,只剩下医师1名;至于原有的心理测验员1-2名、药师1-2名、医事检验师1-2名、护理师3名,则改为临床心理师、药师、护理师共12人;而教诲师则是从原有的25-33人,降为21人与社会工作员4人。
监狱六成以上的人力都在管理戒护。医师、心理师、教诲师、社会工作师因为职阶不够,更不可能升任主管,或是在行政决策中扮演重要角色,更别谈人力严重不足。
(三) 调整监所空间监所空间不足,超额收容,早已不是新闻。然而,监所的容纳量其实有部分是可以调整的。
都会地区犯罪率高,但是大众都不愿意嫌恶设施在自家附近,以致都会地区监所增建不易。桃园与台北监狱都是超收严重的单位。但是为了探监方便,受刑人家属又找尽门路要将受刑人留在住家附近。因此,虽然花莲台东等地的监所收容率不高,受刑人却不愿被移监东部。
依《公民政治权利公约》第十条规定,被告应与判决有罪之人分别羁押。因此,看守所应该立即与监狱分开,观察勒戒与强制戒治更应该与监所分开。
施打毒品犯被称为「病犯」,若是将贩运毒品的除外,能把目前超过六成的施打毒品犯受刑人及观察勒戒或戒治的收容人,另以场所集中收容管教,当较可收矫正之效,减少犯罪回笼。
观察勒戒与强制戒治,既然与刑之执行与羁押之收容不同,大可以考虑利用不在都会地区的废弃营区或是荣家,改为观察勒戒中心与毒品犯专监。
▲充实矫正需用之物资设备,帮助受刑人习得一技之长。(图/记者谢孟儒摄)
(四) 矫正需要专业教诲师、临床心理师与矫正社工监所内教诲人力不足,只有借用民间力量,使得大量宗教宣传人士混迹其间,是法务部最不负责任的作法。
宪法规定人民有信仰宗教的自由,自然拒绝信仰也是自由的。监狱内愿意乖乖听从宣教,就可骗得较多积分,其实是违反宪法的作为。国内大学社工系与心理相关学系每年毕业学生甚多,为何不能考选人才,充实监所之教导与心辅工作?
假释之判定与更生人的辅导,都需要大量的社工人员,而这种社工人员与处理妇幼贫病的社工职能专长不同,反观我国竟没有矫正社工之设置。矫正与更生完全虚设,丝毫没有半点作用。
(五) 完善狱政法规监所法规凌乱,且多内规。管理不够透明,当然弊病丛生。非但管理员易于滥权霸凌,发生贪渎舞弊。
在监狱内独居可以是行刑累进的优待,也可以是处罚。劳作可以是特别的优惠,也可以是另类的处罚。甚至监所内的外役可以是管理员的帮手,也有可能成为管理员修理「不乖」人犯的帮凶。
监所内当然会有违规捣蛋的分子,奖惩自有必要。但是必须有具体详细规范,处分必须有签核流程,不服处罚也应有申诉管道。瑞典国家监察史在各监都设有直通电话随时可以申诉,我国有监察院,为何不能设申诉管道?
以往监狱内对不服管理的「顽劣分子」动辄违法施用戒具以作为惩戒,甚至还采购皮手铐、拘束带等违法手段。适当修订狱政法规,订定符合人权规范之责罚、依据与申诉程序,并非不能考虑。
矫正署必须在教诲师、临床心理师与矫正社工都能正常发挥功能的情况下,落实假释之审核,积极面对悛悔实据的检测。若要矫正机关能够囚情平稳,促使受刑人向善,就必须认真落实的矫正机制与完善合理的假释制度。
(六) 充实矫正需用之物资设备矫正机构预算与物资显然并不充足。劳作项目经常糊纸盒、拼装塑胶花等机械呆滞的工作,与回归社会的技职教育完全无关。若是有经济利益的劳作如柴鱼工厂、糕饼坊、烫洗衣物,又常成为利益分配不均的问题项目。如何设计有趣、安全能适度发挥技职训练功能的劳作工厂,值得思考。
此外,目前除了原先台东的岩湾职训中心外,所有的监所都没有床铺,这在文明国家中也是少有的。我们连监狱超收都不能解决,更奢言受刑人床铺呢?
矫正教育当然需要教材,现今的监所的教育内容极度贫乏。偶见戒治所有小小图书室,抽阅其中竟是以漫画书为大宗,其中还有部分涉及色情。问题当然不是外界所能想像。
大家都知道矫正机构问题甚多,体系内升迁不易,矫正成效差,无法激发人员的工作成就感。刑期无刑成为刑法总则与刑事政策学课堂上的空话。受刑人出出进进,大量回笼是常态。受刑人成为无法脱离的社会边缘人。
尤其令人不忍的是少年收容人,非但没有办法在其中的到适当的教育,有利改过迁善,成为社会的有用人才,反而因为标签理论,可能成为终身的污点。
记得蒋经国先生在世时,每逢年节还会巡视监狱,赠送受刑人毛巾与新鞋,鼓励洗心革面走向新道路。近年以来,没有听闻哪一任的法务部长把施政重点放在狱政改革。政府财源拮据,非但樽节预算尚且减少人力编制,没人没钱能做到司法狱政改革? 难矣哉 !
●作者李复甸,中华民国仲裁协会理事长、中国文化大学法律研究所教授、执业律师,以上言论不代表本报立场。88论坛欢迎多元的声音与观点,来稿请寄: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