囤房稅2.0來了 囤房大戶與建商苦惱、市場將現五大變化

房市示意图。报系资料照/记者朱曼宁摄影

立法院今天三读通过房屋税修正条例,最快2024年七月起将以家户为单位,采取全国归户,并将非继承、非出租的非自住住家的税率,从现行的1.5%至3.6%,上调为2%至4.8%;全国22县市预计也分甲乙丙三组,各组针对不同持有户数,适用不同税率。而这三组的最高税率级距为囤房八户以上。建商余屋则采全国统一标准,税率依照持有年限不同,适用2%~4.8%税率。

台湾房屋集团趋势中心执行长张旭岚表示,囤房税针对非自用住宅,因此一般家庭仅持有3户以内的自用住宅并不受影响,而修法后的税率天花板,从3.6%拉高到4.8%,对全台非自住8户以上的囤房家庭,及余屋量大的建商影响最为明显,预料市场将出现五大变化。

第一、「房产重新配置」: 由于各组别县市的户数适用税率各异,非自住房屋的多屋族,在节税前提下,房产会逐渐调整,减少在高税率县市的持有量,降低整体的持有税负担。

第二、「出租换取降税」,比起最高4.8%,若房产出租并报税,适用税率仅1.5~2.4%,可望使囤房族将空屋出租。

第三、「舍新屋买中古」,房屋税是以房屋标准单价、屋龄和路段等条件来课税,所以愈新的住宅,房屋税越高,在税率调升的情况下,置产族将更明显转向中古屋市场。

第四、「倾向预售完销」,建商为了避免销售期拉长,导致新成屋被课以重税,原本以成屋为主要销售模式的建商,更倾向透过预售快速完销。

第五、「大坪豪宅让利」,高总价产品因销售期长且税基较高,对囤房重税更加有感,因此建商不排除采取更积极的让利方案,加快大坪数产品的销售速度。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