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宽致癌农药?引进新药如果没更安全 陈吉仲愿意下台负责
卫福部食药署新增茶叶、百香果农药使用引发争议,农委会今天(21日)召开记者会澄清,是「订定」非「放宽」,农药残留标准都依据科学证据订定,民众毋须恐慌。农委会副主委陈吉仲也强调,如果引进的新药没有让农产品、消费者更安全,只要证明有问题,他就下台负责。
而农委会动植物防疫检疫局发布新闻稿指出,有关媒体报导「大开农药方便门,食安五环成口号」、「残留放宽,百香果喷5种农药」及「茶树农药悄悄放宽」等议题,都是无根据的报导,造成民众及消费者误解与恐慌,也影响政府施政。
防检局说明,依据《农药管理法》规定,申请农药登记应由业者检具相关资料向中央主管机关提出申请,并依「农药标准规格准则」、「农药理化性及毒理试验准则」及「农药田间试验准则」等规定,严谨审查该药剂之田间(药效、药害、残留量)及毒理试验(急性毒性、慢性毒性、致癌性等)等资料,经由该局所召开由相关专家学者及机关代表所组成之农药技术咨议会进行审议通过后,并将所拟定该农药之残留容许量标准(MRL)草案,送交卫福部进行后续风险评估作业,该部审查后依程序办理标准之预告及公告事宜,所有程序除符合国内相关法规之外,也与国际作法无异。
▲茶树农药松绑,专家呼吁「第一泡茶」不要喝。(示意图/pixabay)
防检局也表示,百香果种植面积小,业者因考量商业利益,不愿来申请登记,但仍会发生病虫害而需要防治资材,主要有害生物包括炭疽病、疫病、蓟马、蚜虫及叶螨等约10余种;政府为解决防治需求,以主动办理农药延伸使用的方式,透过安全性及有效性科学评估,将原先登记使用于同类生产形式作物上,防治同类有害生物之防治药剂,开放给百香果使用。
防检局强调,相关农药残留标准的订定,是因使用的需求,从原来「未订定」的状态,改为「订定」,绝非是放宽,而且农民在种植百香果时,也不会同时使用所有已核准的药剂,所以民众不要过度解读。
另外,针对国际上有致癌风险疑虑之农药,防检局说,在登记审查时,都会重新办理相关风险之评估,经评估无虞后始开放使用。防检局表示,登记于茶树的「赛派芬」是杀螨剂,该药剂之致癌性于美国环保署及国际癌症中心公告之清单中均未列入,其提交之致肿瘤性试验报告资料经该局之农药技术咨议会审议通过,评估结果为对人类致癌风险低。该药剂具有新作用机制,可以加入茶树叶螨防治药剂轮用,以解决抗药性管理问题。防检局指出,该药剂在茶上的MRL日本为60ppm,较我国草案20ppm为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