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天猪领涨 陆陷通膨隐忧
大陆国家统计局10日公布7月消费物价指数(CPI)较去年同期上涨2.7%,略高于市场预期。学者分析,食品价格为推升7月物价上涨的主要因素,其中以猪价涨势重启影响最大。据大陆的「猪周期」来看,每年的6到9月都会迎来猪肉价格上涨,今年猪肉上涨趋势可能才刚开始,加上蛋及蔬菜价走高,下半年通膨有加速风险。
「以前买3斤猪肉的钱,现在就只能买2斤多点。大概3个月前降到了每公斤约46元(人民币,下同),这阵子又涨回到接近60元了。」河北一位家庭主妇感叹说,7月底,鸡蛋的价格还比较稳定在2.6元上下,但是短短两周时间,鸡蛋的价格就要「冲6」了。毫无疑问,猪肉及鸡蛋都涨价了,让消费者措手不及。
大陆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董莉娟解读,食品中,随着餐饮服务等逐步恢复,猪肉消费需求持续增加,而多地洪涝灾害对生猪调运产生了一定影响,供给仍然偏紧,7月猪肉价格较6月上涨10.3%,涨幅较前月扩大6.7个百分点;受不利天气影响,鲜菜价格上涨6.3%,涨幅扩大3.5个百分点;由于蛋鸡数量减少,夏季产蛋率有所下降,鸡蛋价格在连续9个月下降后转涨,上涨4%。
据界面新闻报导,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刘学智预计,下半年的CPI将处于低通膨的状态。他认为,未来食品价格仍可能存在波动,成为拉动CPI上升的主要原因,此外随着疫情逐渐结束之后,需求的改善也可能使食品价格做出一定调整。
刘学智指出,粮食的成本上涨之后,会带来生产成本的上升,包括现在看到大宗商品价格也有所回升,工业产品的价格如果上涨,也会对消费品的价格带来影响。
不过,值得关注的是,若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7月核心CPI较去年同期仅上涨0.5%,涨幅比上月回落0.4个百分点,处于历史低点。
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认为,7月CPI年涨幅2.7%虽然略超预期回升,但主要受食品价格及翘尾因素影响,通膨总体可控;而核心CPI降至有数据纪录以来的低点,PPI却有明显改善,因此尚不宜判断通缩到来,还需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