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廖玉蕙作伙讲母语
继台语有声书后,作家廖玉蕙推出《彼年春天:廖玉蕙的台语散文》首部台语散文集,她认为,学习语言要从快乐开始。(邓博仁摄)
《彼年春天:廖玉蕙的台语散文》书封。(九歌出版提供)
廖玉蕙时常以游戏式方法引导孙女说台语。她认为,学习语言要从快乐开始……
近年来,社会仿佛吹起一股台语风潮,如出版社推出台语版《小王子》、台语歌《浪子回头》成流行金曲、提倡台语的YouTuber「阿华师」窜红等现象,在在体现大众日渐重视台语的轨迹。以华文写作超过30年的散文作家廖玉蕙,近来也亲身投入推广台语的行列中,不只录制台语有声书,更重新编写过往作品,推出首部台语散文集《彼年春天:廖玉蕙的台语散文》(九歌出版)。
为录台语书 差点闹脾气
廖玉蕙说,以前因国语政策,讲台语有点像「次等公民」,「若有人称赞妳,说话像上海小姐、北京姑娘,那是会觉得非常骄傲的事情啊,代表很『高级』。可是当妳长大,学会很多东西,才会知道自己母亲的语言是值得珍惜的,也不是可耻的。这个推广台语的现代,是渐渐转变而来,转为合理的状态。」
小学前,廖玉蕙惯以台语与家人谈天说笑,随政府颁布国语政策,她在外省老师教导下,也学会说一口字正腔圆的华语。但她没忘记母语,偶尔说台语,旁人还会惊讶「妳的台语怎么那么好?」使用在地语言,反而对在地人是陌生的事情,让廖玉蕙也感到纳闷。
有一回,廖玉蕙赴屏东演讲,突然有观众询问「能不能用台语演说」,一问才知道,台下观众几乎都习惯听台语,即便没尝试过,她仍努力以全台语完成整场演讲,观众也乐得教导讲师,一来一往,气氛融洽愉悦。自此之后,她在每场演讲都加入台语,引来专以台语报导国际新闻的专栏作家周盈成提议,一同将廖玉蕙的过往作品,化为台语有声书及台语散文。
「谁知道,写是还好,录台语书真是太难了!」直爽率真的廖玉蕙,回顾作品诞生历程,又笑又骂。在周盈成及师大台文系博士候选人林佳怡协力指导下,让她扎实的学了一堂台语课,但钻研语言教育超过30年的廖玉蕙,对语言也有自身看法。一方坚持台语的7声8调,一方坚持听得懂最重要,如此相互攻防至最后一刻。
廖玉蕙说,最初在录音室,每一声「老师,这里音调不对,要重来唷!」都能换得她一句轻快的「好,没问题。」次数频繁起来,2位编辑仍然好声好气,但她却忍不住微愠起来,咬牙切齿的嘀咕「我几岁了你知道吗,小伙子一直纠正我,有没有搞错。」最后直接愤怒宣告「不要再讲了!从今以后不录了!我讲我妈妈的话,你讲你妈妈的话。」因此曾中断作业。
回忆当时情景,廖玉蕙笑弯了腰。她表示,回家后又是懊恼,又是反省,「干嘛跟这些年轻人这样子,简直像小孩子负气说『我不要跟你玩了』,后来他们又打电话来,才继续录音工作。但我不得不服,这么多有使命感的年轻人想推广母语,我其实应该也要努力。」当成品出炉,双方都非常欣喜。
书写台语散文集的过程,如廖玉蕙借由台语文,重拾过往吉光片羽的回顾之旅。她惯用幽默诙谐的文字体现人生现实之处,脸书如今也是新的写作园地,几乎一天一篇生活札记。已累积超过40部作品的廖玉蕙笑说,曾有医生问她「不写不行吗?」,但还真的不行,因为所有的阅读与写作都是让生活更容易,「生活当中不尽如意,可我们如果可以对荒谬微笑,和遗憾握手,也很好。」
廖玉蕙近年升格为阿嬷,与小孙女相处过程中,也时常以游戏式的方法引导孙女说台语。她认为,学习语言要从快乐开始,如书中所选散文,同样是以贴近生活的笔法,吸引人掉进台语世界,「当阿嬷后,母语意识更强了,有些东西不是有考试才重要,不只台语,还有客家语、原民语等等都应该推广,社会不该是少数服从多数,希望社会能越来越合理,照顾少数族群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