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论》后新冠肺炎之观光政策调整
工商社论
在新冠肺炎疫情没能完全消弭之前,交通部观光局忙着纾困融资,也无暇进行观光政策的调整。但诚如雄狮旅行社董事长王文杰所提出的,即使疫情纾缓,未来传统的观光政策也回不去了。政府除了纾困、融资、提供诱因之余,也应有更大格局的思考。
尤其是利用这次新冠肺后的去实体化、走向虚拟化,去污减碳,保留干净空间的趋势,使台湾防疫品牌突显的情况下,进行新的思考方向:
第一,结合此次新冠肺炎中,台湾建立的防疫品牌,推动医疗观光与文化观光,加值观光的营收。
第二,随着新冠肺炎催生虚拟化、平台经济,政府应加强线上旅游及相关的数位基础建设,尤其是协助旅游单位进行更精准的行销。
第三,疫情使得民众追求更干净、无污染的空间,因此,加强推动绿色、无污染的电动汽机车观光,可以带动风潮。
此外,我们认为,台湾的观光政策定位不明、缺乏中长期政策的规划、是我们今天整体观光业发展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如果利用此次新冠肺炎的纾困机制,导入升级转型思维,未尝不是化危机为转机的作法。因此,我们检视过去政策的若干盲点,和提出因应对策。
第一,以台湾为「亚洲最多样化的国家」来定位。过去观光局以「The heart of Asia」做为行销口号的定位不明,国外消费者的感受不强,加上很难根据此一目标订定具体操作的策略。如果以台湾为「亚洲最多样化的国家」来定位,或许可以吸引到不少的观光客。台湾曾经是荷兰跟日本的殖民地,有着不少欧洲风味的建筑和日本的文化、美食的综合体。台湾位处亚热带,也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最高的国家之一,不管是鸟类、树种等,能供登山客爬的山又多。
再者,台湾拥有来自大陆各省的美食与文化建筑的综合体,故宫博物院的中国文化、历史典藏更是台湾最丰富的文化资产。而且,台湾也是亚洲第一个承认同婚的国家。台北又是一个很方便的城市,一个钟头搭捷运可以上山到阳明山踏青,下一个钟头可以搭捷运到海边如淡水,逛老街,到渔人码头欣赏夕阳余晖。台湾的海拔又高,2/3土地被森林所覆盖,3千公尺以上的高山有上百座,攀登百岳大山成为登山客的最爱。
第二,订定中长期的观光政策。目前观光局的政策都以救急式补助措施为主,很少看到中长期的规画。推广的都是台湾的夜市文化,台湾观光推展十多年下来,还是以夜市观光为主轴,晚上几乎没有任何休闲活动,如何为观光创造附加价值呢?如果观光局人少没办法进行中长期的规画,可以考虑透过观光基金成立观光局专属的智库,进行调查研究、中长期的愿景、目标、执行措施的规画,并订定短中长投入、产出绩效指标,定期评估政策的成效,并进行滚动式管理。
当然,观光政策的核心和长期规划需要政府和业者取得共识后才能顺利推动。如果认为台湾是「亚洲最多样化的国家」值得做为观光政策的核心目标,则下列建议就可以再进一步规划。
其一,筹划事件、活动行销:台湾很多的民俗活动如台东的炸邯郸、罗东的抢孤、盐水的蜂炮、台中妈祖的绕境,如果加以精致包装,以及透过国际宣传,规划一个民俗周的行程,将是很好的事件行销。
其二,结合文化、生活,提高观光的附加价值而非冲量:台湾多举办优质活动,并广为宣传。台湾有很多国际知名的文化表演团体,如优人神鼓、明华园、霹雳布袋戏、云门舞集等,如果经由好的包装,推动定点、定目剧,门票收入1千元,加上周边的伴手礼、MIT名品、文创产品,如可创造500元以上附加价值,绝对是夜市消费的5~10倍起跳。此外,花莲、台东可以发展结合文化、生活的深度旅游,凸显台湾的好山好水及原住民、多样化特色。
其三,开拓新客源:为了增加客源,可以结合大陆、东协台商的员工旅游,政府对一定数目、消费金额的团体提供补助。其次,旅行业者开发优质行程提计划书,如可创造附加价值,则由政府补助。台湾目前海外旅游的旅行社高达九成,推广国内旅游的只有一成,因此,未来在核发执照上,应以国内旅游的旅行社为优先。此外,结合App、交通工具的整合,使海外旅客来台旅游更方便,也可吸收更多观光客。
其四,吸引高消费的商务旅客:就数据统计上,观光客中消费能力最高的,以参加国际会议或展览的旅客最高。政府若可将部分补助,鼓励大型国际学术研讨会、国际展览来台举办,创造一般观光客五倍以上的附加价值,相信对观光产业有非常巨大的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