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论》美元霸权之外,人民币另立山头的挑战

工商社论》

最近这段时间各种关于美元地位滑落的新闻层出不穷,连美国财长叶伦都担心对俄罗斯等国实施经济制裁,恐损及美元在全球的主导性。眼见挑战美元霸权的势力兴起,但问题的另一面是:谁能动摇美元?挑战者需具备哪些条件?人民币可能的角色是什么?

美元问题由来已久。做为国际间最主要的储备货币,美国有享用不尽的铸币、发债等其他国家不能企及的货币特权,这也给与美国最为人诟病的、看似为所欲为的货币政策特权-需要纾困就量化宽松,无限货币供给;面对国内通膨压力就急速升息-由于美元是主要的交易货币,世界各国只得随其载浮载沉。早在大半个世纪前,以霸气著称的法国总统戴高乐就曾对美元独享此「嚣张的特权」深表不满。

即便问题与批评不断,美元的主导地位却始终稳固。从其他主要货币与美元在国际金融活动的占比来看,美元领先的幅度仍相当大。以跨境贸易为例,根据SWIFT统计,2022年全球跨境贸易结算的币别中,美元独占84.84%,居次的欧元占6.31%,位居第三的人民币则仅占3.91%。虽然不同统计单位的数据略有区别,但美元占比遥遥领先是毫无疑问的。其他如全球央行储备资产、每日外汇交易量、全球消费支付等项目的币别占比,美元也是独占鳌头,

至于人民币,虽然国际支付占比仍低,但发展却引人瞩目。从2016年人民币被纳入国际货币基金(IMF)特别提款权(SDR)的货币篮之后,即等于被认证为全球五大强势货币之一。此外,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如火如荼,人民币在国际间的流通成长快速。以全球跨境贸易结算为例,人民币在2021到2022年一年之间即增加两倍,增速可观。再加上近年中美博弈、战略竞争白热化的大环境,人民币在后美元霸权时代的地位也就成为话题。

人民币可能的角色是什么?能取代美元吗?客观来说,这恐怕还是相当遥远的目标。以美元崛起的经验为例,成为首要国际通货,需有诸多条件配合。美元霸权的形成乃奠基于以下因素:

1、货币体系:二战后借由布列敦森林体系(Bretton Woods system),美元被确定为国际储备结算的主要货币。在该体系下,美元与黄金挂钩,而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与兑换,确立美元中心的基础,加上IMF为主的支援系统,即便布列敦森林体系在70年代终止,但已无碍美元地位。

2、货币流通:霸权货币需能流通全球。二战后的美援欧洲,形成欧洲美元;政治力与石油交易,形成中东的石油美元;与许多东亚国家的长期贸易逆差,形成亚洲美元。从欧洲美元、石油美元到亚洲美元,美元因而在国际间大量流通。

3、大国地位:在二战后的几十年里,美国是全球最强大的经济体和军事大国。美国的经济实力和全球军事存在为美元提供强而有力的信用保证

4、金融市场:货币不仅用于计价与储备,也是商品。美国拥有全球最大且高度自由化的金融市场,足以支撑大量的国际投资和美元计价的金融商品。

借鉴美元成为全球通货的历史经验,可知现阶段人民币欲取代美元的难度甚高。首先,做为金融管制国家,人民币计价的金融市场能有多少自由交易空间?再者,中国虽为世界第二强国,但国际对其政经体制的信任仍不足,连带影响市场对人民币的信心。再就全球通货的流通与储备的角度而言,必须是当其他国家拥有大量的人民币结余存底时,即中国需以人民币进行贸易,且进口额大于出口额。但现阶段中国能接受贸易赤字,成为入超国吗?

附带一提的是,中国虽取代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石油进口国,但中国向沙乌地阿拉伯等产油国购买的石油仍以美元计价。虽然石油人民币的话题甚嚣尘上,但实际上仍未有具体行动。至于货币体系以及货币安全系统,如货币基金的建立等,就是另一个更浩大的工程了。

就此推论,现阶段人民币合理的定位不在取代美元,而是在美元霸权之外,另起炉灶:一、尝试类似中国与俄罗斯石油交易以双边本币进行国际交易,最后逐渐过渡到人民币结算。二、与更多国家签署双边本币合作;三、与友好国家集团(如金砖国家)研拟某种超越主权货币的结算机制并开始建立货币基金体系;四、推动以加密货币或SDR等为基础的国际储备形式,这也是中国早在十年前就提出的主张。五、持续透过外援、贸易、投资等推进人民币的国际流通。

所以,可见的未来,美元大概仍高居霸主地位无疑。至于人民币能否撼动、取代美元,则还言之过早。不过以人民币为首,越来越多的国家正酝酿将国际货币体系从美元中心推向多元化,却是值得关注,且确实正在发生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