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论》迎接数位货币风潮的挑战

工商社论

疫情对于人类的影响堪称全面性,即使疫苗在新的年度里陆续施打,后疫情时代的生活模式,也将明显迥异于过往。数位货币的广泛运用即为一例,消费面上,纸钞的使用明显受各式的电子支付工具取而代之,发行面上,从上层的银行间市场下层交易市场,都看的到各国央行的介入和努力。投资部分,曾遭到各国围堵的比特币咸鱼翻生,各交易所的每枚成交价达数万美元不稀奇,花旗银行分析师甚至预测,年底前价格可突破30万美元大关

受到数位货币浪潮冲击的过程中,毫无疑问的,以中央银行为主的金融体系,是受影响最大最直接的一群。受过传统金融学养严谨训练的人们,对数位货币的发展多相当抗拒,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出身联准会(Fed)的新任美国财长叶伦日前火力全开,痛批比特币的不是,叶伦认为,这种货币会常运用于非法交易行为,使用上缺乏效率又耗费能源,而把它当作投资的标的投资人还可能因其高度投机而遭逢损失。

不只叶伦如此,各国央行负责人对比特币也多持负向看法。其原因不难理解,他们一方面对长期拥有的独一无二货币主导权受到挑战感到恐惧,二来担心所主持的金融体系运作因此崩坏瓦解,既要维护既有权力又想维持系统稳定,即使势不可挡,至多也只能同意把视其为一种可以交易的商品,不能接受其分享并拥有货币的定位。

但以叶伦为主的金融家们,对比特币所提出的批评,却似是而非。以地下金融交易来说,比特币的交易确实具有高隐匿性,让需要维护交易隐私者相当欢迎,可非法交易行为中外皆然由来已久,广泛使用着钻石骨董珠宝为货币之外的交易工具,新兴起的数位货币,充其量只是新的选项之一而已。而比特币只是一串密码并非实体货币,出现以来,都是透过网路进行交易,如果效率是指快速并能安全的完成交易行为,其效率之高不在话下。

至于比特币因价格冲高而染上的投机色彩,主要的原因,难道不是Fed长期采行的量化宽松(QE)政策,释出过多的资金要寻找出路,才让愈来愈多投资者看上比特币的投资价值所出现的结果吗?

其实以比特币为主的数位货币出现并蓬勃发展,所凸显目前金融体系运行的缺失,更值得央行的正视。因为各国央行竞相采取QE,几乎无限量的发行货币,而比特币一开始的设计,就有总量上的限制,倾所有矿工之力最终也只能找到2,100万枚,相对于各国央行「看钱不是钱」,比特币却成为一种「有价值的限量货币」,电动车大厂特斯拉购入价值15亿美元比特币,并表示考虑开放以比特币购买车辆时,比特币已不只是种投资商品,还具有了「彼可取而代之」准货币的意义。

数位货币的发展趋势,已非主管机关动用道德劝说可以阻绝,面对市场要懂得谦卑,各国央行于是调整方向,决定自行研发数位货币,叶伦即强调:「由各国央行所发行的数位货币,才是有保障的数位货币(CBDC)。」台湾央行跟上这股潮流,也进行与民间合作的双层架构研究,2020年9月底开始进入深水区,启动通用型的CBDC试验计划。相较于经过市场淬炼出现的数位货币,CBDC无须跌跌撞撞,但这种由上而下制定而出的数位货币,一旦使用,更有绝不能出现任何闪失的压力,我们提出以下几点观察,作为台湾官方版数位货币的参考:

首先,推动的时间宜早不宜晚。根据央行2020年底的预期,CBDC的上路时间快则四到六年,慢则七到十年,看似准备时间还算充裕,但这是从技术与环境面的观察,如果从货币控制权的角度来看,欧洲央行(ECB)研究认为,哪一个央行抢先发行了数位货币,就可拥有先发制人的优势;德意志银行也提出警告说,如果欧洲的发行速度落后,欧洲企业将被迫使用他国的CBDC。而目前对于CBDC发行最积极的当属中国人民银行,陆续在深圳、苏州、雄安等各地进行区域的发行试验,台湾起步明显落后,时间方面的压力自然更高于欧洲各国

其次,虚拟货币既非实体货币,而是记录在网路上,利用各式载具协助交易的进行,一旦出现非预期技术问题,导致交易或纪录的内容出现改变时,对任何个人、企业乃至整体经济体系都会是空前浩劫。因此,所有纪录的备份留存与备援系统的建置,必须是推动过程重要的环节,而个别的个人与企业,也要养成经常性的检查与备份不可窜改纪录的习惯,以防万一。

个人使用上的另一个问题是,目前透过现金交易与电子支付最大的不同在于,交易行为具有不可追踪的特性,而当CBDC开始可以和现金一样广泛流通时,也就意味着,使用者将毫无隐私可言,如果给予央行和银行的权力不加以控制,他将可以掌握每人每天食衣住行的任何细节,因此,要如何兼顾金融科技的发展和个人隐私的维护,甚至同意让不愿意使用CBDC者,仍可以保持现在的使用方式等多元选择,也需要一并的进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