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论》强化金融竞争力 乐见更多金控整并案

新光金控9日举行股东临时会讨论关于「新新并」的合并议案,股东们在新光松山金融大楼前排起长长人龙。图/本报资料照片

新光金控与台新金控在9日股东临时会通过两家金控换股合并案,让一路走来曲折的「新新并」可说拨云见日。这也是2022年富邦金和日盛金合并案之后,首见的金控合并,显示金金并虽不容易,但也非寸步难行,后续若带动更多金融合并案,有助提升台湾金融业竞争力,相信是市场所乐见。

台湾一直存在金融机构家数过多的问题,从1991年开放新银行时,一次发出15家银行执照,到2001年开放金控时,一口气又成立16家金控,造成金融市场高度竞争。加上不论是银行或金控,多数产品线都十分相近,肉搏战下要争取高获利其实极为不易,也因此常有人形容金融业是「操卖白粉的心、赚卖白菜的钱」。

合并是解决金融机构家数过多最好的办法,除了可以降低过度竞争下的杀价行为、避免类似卡债风暴等事件再度发生,合并也有助提高金融机构规模,也就是能有更大的拳头可以向外发展,这也符合政府一直强调台湾金融机构要打世界杯、希望打造台湾成为亚太资产中心的政策方向。

话虽如此,台湾金融整并在2010年二次金改弊案后,脚步整个慢了下来,甚至几近停摆,这让台湾金融并购陷入逾十年的黑暗期,除了零星的外银或保险出售案,金金并似乎成为市场禁忌话题,更不要说涉及公股金融机构或金控的公公并或是公民并,整个市场可说没有人敢越雷池一步。

不论是两年前富邦金合并日盛金,乃至这次的台新金、新光金合并,固然还没有到「领头羊」的地步,至少代表已重新打通金金并的任督二脉,除并购当事金控的业务版图可更完整、规模更大,更重要的意义是希望带动接下来台湾金融市场可进一步整并,甚至能把并购方领域拓展到泛公股金控。

「兵在精而不在多」,过去台湾企业的思维常停留在打群架,但若把台积电的经验套在金融机构,能有一个领头的大型金控,可能远比十几家与国际规模相比半大不小的金控相互竞利来得更好。特别是相较民营金控,公股金控多数只靠银行单一引擎,说白点就是进化一点的银行,未来寻求整并或许才是更好的出路。

金管会早在几年前即认为台湾金融业要更好,就必须扩大规模,但对于金控并购,却又常瞻前顾后。经历这次「新新并」的实例操演,金管会未来应可更积极推进金金并,同时也要完善合意与敌意并购并存时的法律规范。

由于台湾幅员太小、金控又太多,这对台湾的竞争力十分不利,唯有金控透过整并取得一定规模后再求进步,才是正道。也因此,规模对于金控而言,绝对是重中之重。当然,金控也不能只看规模,必须同时追求股东权益最大化,也就是要赚钱,包括股东权益报酬率(ROE)和资本报酬率(ROA)都必须对得起规模,这样才是有意义的「大」而不是虚胖。金融业身为高度控管行业,拿民众的钱做生意,相关风控自然更不能放松,这部分就应由主管机关监督财务和资本水位的达标度。

不论是富邦并日盛或是这次的「新新并」,除了扩大规模和资产排名,也都发挥合并互补综效,例如日盛金可让富邦金的证券业务更强大,「新新并」则是台新金在银行端和新光金在寿险端各有所长,「新新并」若能顺利整合,另一优势在于新存续的金控除了有寿险强大的长期资金,再配合银行短期资金,运用效能势必更上层楼。

至于先前有人质疑金金并是否可以1+1后大于2,平心而论,就短期来说,没有任何合并案可以做到这一点,只要能达到1+1后大于1其实就已经划算,但长期若合并双方经过业务、据点、客户、企业文化等磨合消化期,用更大的规模赚更多的钱,绝对不是难事,只是加乘效果需要时间才能显现。

金金并当然不是百利无害,但只要没有人谋不臧,一定是利多于弊,最重要的是,主管机关不应把金金并视为洪水猛兽,不论是民营或泛公股金控乃至于金控以外的金融机构,主管机关应有作为是顺水推舟,只要彼此郎有情、妹有意,市场金融并购案愈多,反而是提供民众更好的选择,没必要横加阻拦。

「新新并」不仅象征台新金和新光金「兄弟登山、各自努力」经过20余载终于将在山顶会合,市场更希望的是可因此案带动更多的金控为扩大规模而并购,也让主管机关逐步驱散十几年来的二次金改心魔,早日让市场能再现公民并、公公并,让台湾金控业有进阶转型的新契机,进而推升金融业乃至台湾资产管理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