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论》科技资源的错置 斲丧了产业竞争力

据报载,日前中美晶董事长卢明光、宏碁集团创办人施振荣友嘉集团总裁朱志洋汉民科技副董事长许金荣等四位产业老向政府提出警讯,政府不应持续缩减经济部技术处的科技预算,否则不利业者国际竞争及布局全球市场。

我们深有同感,因为在中美贸易战后,大陆在美方逼近下,自主研发比重势必提高,对台湾科技产业将是短多长空,必须投资更多研发,才能因应。其次,时下正值台商回流,政府如能投入较多研发费用,使台商回流链结外商人才、资金、资本,打造台湾成为「亚太研发重镇」,将是台湾经济脱胎换骨的关键。另一方面,在5G、AI、大数据领域上的研究,各国均组成国家队进行竞争,台湾不能输在起跑点,研发将是致胜的关键。

攸关产业竞争力至巨的研发投入,莫过于经济部的科技专案预算。近几年的科技预算每年一千亿元左右,此一预算分配至各部会比例相当固定,以2018年为例,科技部占30~40%,中研院占了12%,而经济部只占了28%。以计划属性观之,约有三成投入基础学术研究,七成投入产业相关的应用科技配置,而实际投入支援产业发展的投入微乎其微。此一头重脚轻的科技资源配置,科技下游的产业发展,取得的科技资源有如杯水车薪,自然影响产业的竞争力。

我们秉持的理由如下:第一,科技下游的应用、试产研发经费大,但投入资源反而较少,和国际普遍的资源配置不尽相符:一般言,科技上游的基础、探索性研究不确定性高,其成果兑现时间长,故各国投入资源均较少(如10~20%),反之中游的应用研究、下游的发展研究,其研发设计、试量产前之研发及行销研究应配置较多资源。而台湾则恰恰相反,投入产出效率自然不佳,因而也反噬产业竞争力。

第二,台湾产学合作一向不佳,却配置较多科技资源在大学、中研院,损及研发投入产出效率及企业竞争力:美国的产学互动,尤其在电子资讯、生技领域上,产业界学术界人才的交流,甚至产业界也将研发中心设置于大学之内,学术老师在研发时,也把专利商品化纳入研发流程、设计的规划,故学术界研发有六到七成可商品化,日本则次之、韩国再次之。而台湾的学校教授以取得科技部的科研计划为主(经济部为辅),研发目的在于发表学术论文申请专利,其产品真正能够商品化的机率不到10%。以如此低的商品化的研发效率,却握有绝大多数比例的科技经费,难怪研发投入产出绩效不佳,也使台湾产业的升级转型速度严重落后。

第三,部会的科技投入以投入面的绩效(如专利件数、人才培训、衍生公司家数)为主,绩效影响方面则以产品上市效益为主,缺乏和总体经济变数(如创造就业人口、增加投资金额,对产业竞争力、出口比率的贡献等)进行连结,致民众对科技的投入无感。尤其是科技的投入均有递延效果,当期的研发投入需要二到三年才能呈现效益,生技领域更须八到十年才能开展效益。如此,科技投入和产出KPI缺乏挂钩下,绩效的展现只能以前期的产出充数,而非代表本期的产出效益。因此,政府亟须保留5~10%,做为接受补助厂商后续开发新产品、技术,所产生的效益。否则,目前KPI的代表性不足。

第四,KPI以短线思考,缺乏长线效益的思考:目前各部会均以追求短线KPI,早期投入亮点计划,尤其是可以讨好年青人创业,讨好地方的创生计划。据闻,统计台湾的部会、局处,已有二十几个和创业相关的计划,重复投资,却缺乏一套上中下游生态系配套的完整设计,各自较劲,效果也大打折扣。

展望政策,对科技资源的配置,我们的建议如下:第一,科技资源的配置应更审慎,并根据其投入产出效率而配置:当前科技资源的投资以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为重,反之,产业迫切需要的技术发展研发,反而配置较少资源,呈现头重脚轻,严重影响产业及出口竞争力。因此,调整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发展的研究配置,必须正视。

第二,科技资源上中下游应明确分工:基础研究归中央研究院、科技部,应用研究与技术研发则归经济部执行,如缺乏明确分工,绩效、KPI不明,也将影响研发效率,以及台湾的产业竞争力。

第三,研究计划应配置10%左右预算,做后续效益的追踪、管考,而非做做样子、虚应故事,以前期而投入、产出,充当当期的产出,而忽视了科研投入的递延效果。

第四,加强产学合作:学校老师以专利申请、论文发表为主,产学合作不佳。因此必须结合学校(技术团队)、具创业经验业师天使基金,以及专业经理人,明确分工、各司其职,才能落实产学合作效益,并加速技术的商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