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念平台-ESG的伪君子与真小人现象

ESG反挫

长期以来便有一种声音,希望透过投资来驱使企业善尽其社会责任,在2017年联合国环境计划(UNEP)更公布责任投资原则(Principles for Responsible Investment)。许多人更要求政府的各种主权基金,或是退休基金应该以身作则,选择投资标的时应将企业的ESG表现纳入考量。在此思潮下,以加州为首的许多州政府的公务员教师退休基金纷纷落实责任投资原则,也带动整个社会的ESG投资风潮。

然而也开始出现一些杂音,动作也越来越大。2017年美国一个投资团体(ACCF)发表一份报告指出,加州公务员退休基金的ESG投资方针,使其绩效不彰,并危及到加州公务员退休基金,之后更引发是否要采ESG投资的一些诉讼。这几年更有佛州与德州等州长公开反对ESG投资,除了该州公务员退休金不考虑ESG外,甚至与金融机构进行「互相保证毁灭」策略。那些进行ESG投资的金融机构,将被排除在该州政府的采购名单外。既然这些金融机构抵制棕色产业,那干脆不要来我们这边做生意。

今(2022)年9月宾州参议员Toomey,甚至在国会召开公听会,要求MSCI、FTSE Russell、S&P Global 与Carbon Disclosure Project等公司说明,他们是如何进行ESG评比,资料是如何取得的。这场公听会的目的,应该也是对ESG的反挫。由于对ESG反扑的声浪愈来愈大,因此日前在埃及召开的COP27大会也被提出来讨论,然而终究没有结论。

值得注意的是,为什么愈来愈多人逆风,公开当真小人反ESG?除了利益冲突外,是不是因为对ESG的要求走偏了,使得反ESG的人士更振振有词?例如前述的各种ESG评比,动辄指标上百个,相关数据上千种,复杂的加权等各种过程。各家评比公司,对相同企业的ESG评比结果,往往南辕北辙。除了各家评比公司的价值观与方法论差异之外,也难免有黑箱之讥。这也是为什么之前经济学人的一篇ESG专辑中建议,先锁定当前最迫切的碳排问题,聚焦且避免其他争议。

ESG漂绿

漂绿自古有之,于今为烈。目前宣示净零排放有139个国家,全球前两千大的企业中有799个已做净零承诺,然而全球的减碳作为并不符预期。因此今年初联合国秘书长Guterres指示成立一个高阶专家小组,并在11月的COP27大会中提交一份「诚信的重要性(Integrity Matters)」报告,用以检验承诺净零排放的企业、金融机构与城市的实践情形。该报告指出常见的漂绿方式包括:购买品质不佳,廉价的碳权来抵换自身排放;缺乏短期的检验目标;降低碳排密集度而非降总量。这些检验重点项目,刚好都是台湾的痛点。

面对国际净零的要求,许多国内人士误以为只要国内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或是从国外引进碳权,就可减少自身的碳排,事实上这种想法严重背离相关国际规范。例如各种温室气体盘查标准、国际财报准则(IFRS)与美国证期局的气候揭露草案,都是要求揭露其各范畴排放的原始数据。近来常被国人提及的「科学减碳标准(SBT)」也强调,减碳目标不能用购买碳权的方式来达成。企业若要以购买碳权的方式来抵换自身的碳排,以宣称进行碳中和或净零,则应慎选高品质的碳权,且不应与自身的碳排量与减量混淆。

台湾企业几乎没人会公开反对ESG,但许多企业又希望ESG是免费午餐,尽量降低对获利的影响,让企业可以名利双收。因此在ESG揭露上往往以样板个案取代通案;在碳排议题上避谈自身的排放总量,而强调其单位产品排放减少的情形。这虽然也算改进的成果,但随着进入ESG的深水区,这恐怕已经不符合国际的期望与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