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念平台-天生的ESG代言人

除了ESG,「全球在地化」(Glocalization)概念也愈来愈显著。全球在地化一词,最早由英国社会学家罗兰‧罗伯森(Roland Robertson)于1994年提出,核心论述是「思想全球化,行动在地化」,有点像是你我熟悉的「入境随俗」,例如东京的麦当劳可以买到咖哩饭、台湾的星巴克会随着传统节庆推出棕子跟月饼等。不过,历经疫情期间的断链冲击,连甚少面对终端消费者的制造业(B2B),也都不得不思考全球在地化的议题。

这样的时空背景,正是台湾地方创生发展的大好时机。笔者所服务的公司,以单一企业力量投入社区营造(社区一家计划)至今已有18年,一路走来不仅看见台湾社会的蓬勃生命力,更深刻体会到如果想让社区永续发展,就必须有可以留住人才与商机的在地产业,所以在2021年底成立「地方创生基金会」,并特别邀请国发会前主委陈美伶女士担任董事长。

很感谢陈董事长接下这样的重责大任,过去一年来积极带领团队成员、四处走访台湾各地,并在去年底公布「台湾地方创生体检报告」,让更多人了解台湾地方创生的现况,也让更多致力投入地方创生的有志之士,清楚知道未来该往哪些方向继续努力。

根据笔者多年来的观察心得,许多地方创生团队先天就符合S(与在地社区共生共荣)的本质,其中又有不少团队投入的范畴与E密切相关,加上陈董事长尽心尽力协助团队导入治理(G)概念,可以想见,台湾地方创生的未来充满无限可能。

这几年来,许多团队都遭遇到疫情期间林林总总的意外与挫折,但也有许多团队因此激发出更多创新/意,想方设法找出一条活路,这就是地方创生真正的精神-即便险阻重重,也要想尽办法突破,在荆棘密布中开出一片灿烂花海。

如果,在这些辛苦困难的时候,可以有一个平台,与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面对挑战,或跟伙伴们互相交流学习、激荡火花克服困难,甚至有人可以伸出援手,协助串连各种资源,一起看见长长隧道中的光,这就是地方创生基金会成立的根本目的。

事实上,真的有从社区一家萌芽,逐渐建立商业模式,成为维系地方永续发展的地方创生团队,例如甘乐文创创办人林峻丞。

甘乐文创成立于2010年,自2012年起开始向社区一家提案,获得了鼓励性质的「种子奖」,2013、2015、2017年也都曾获得「楷模奖」。十年来,林峻丞不间断深耕故乡新北三峡,以「打造永续社区支持系统」为经营使命,透过甘乐文创创造收入,再将部分盈余投入甘乐文创与社区志工共同成立的「台湾城乡永续关怀协会」,让社区服务得以持续滚动。

也因此,林峻丞在去年获得「十大杰出青年」的荣耀,也获选为「创业者共创平台」(AAMA台北摇篮计划)的第十期学员。我们也特地邀请他担任「地方创生基金会」的董事,希望以他的亲身经验,协助更多地创团队建立起可长可久的商业模式,让这些天生就是ESG代言人的地创团队,可以落地真正实践永续发展。

走过翻天覆地的疫情期间、迎接否极泰来的2023年,笔者衷心祝福愈来愈多企业都能找到自己的永续方程式,为他人带来希望、为社会带来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