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四未如实报告成本致缺602个零组件 监察院纠正台电
监委田秋堇(中)、赵永清(左)、林盛丰(右)下午举行记者会。(赵婉淳摄)
监委田秋堇、赵永清、林盛丰紧追核四电厂议题,继发现核四厂址坐落在断层带上,今天又指出,台电1992年陈报核四计划,竟以1980年所推估的预算陈报,导致核四未能采统包发包,封存至今,一号机与二号机总共缺少602个设备组件,核有违失,4日通过调查报告,台电确定遭纠正。
监委田秋堇指出,核四一号机封存前,因已移用二号机相关设备,因此没有缺料,核四二号机则缺少311个设备组件;封存后,一号机仍有部分系统维持运转,导致设备故障持续由二号机「器官移植」至一号机,截至今年4月23日,一号机与二号机分别缺乏145个、457个设备组件,总计缺少602个零组件。
田秋堇说,台电直到第五次陈报核四兴建计划,才在1992年2月由行政院核准兴建,投资1679亿元,当时由于适逢车诺比核子事故引发反核声浪四起,台电权衡之下,以1980年所估万成本陈报,决定推迟追加预算,未能关照机组容量从100万瓩增至135万瓩,物价指数调涨等问题,先以紧涩预算推动。
田秋堇表示,核四也因此无法如核一、二、三厂顺利统包发包,反之于施工测试阶段,以采购强制性备品(耗材)和保固条款方式建置,未能及时和阁揆和总统报告真实情况,使得2010年宣布一号机商转,却无法确认30年内能买到备品,约询台电人员也坦承没有考量到这部分。
田秋堇说,核四采用设计采购施工同步进行(Fast Track)模式,工程展开后,设计变更的影响一直存在,加上施工工期不断推延,导致核四一号机设备组件超过保固期,以致需移用二号机的设备组件。
田秋堇说,台电当初隐藏实际成本,以利核四兴建案能顺利通过,日后以追加预算方式提出,直到2012年第4度调整核定投资总额为2838亿元,形成台电与国家的财务负担。
「重启核四是假议题」,监委赵永清认为,当初兴建核四有一部分是因为国防需要,现在若要推行的话,是施作30至40年前的设计,经济部也说重启核四需要花N+7年,他推估至少要10年以上,届时恐怕没有核安专家愿意担保,担忧只是更大的钱坑。
监委林盛丰也说,假定真的要重启核四,由于部分零组件濒临「消失性备品」,几乎是「拔掉重来」状态,所需预算绝不是现在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