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委拒出席大潭藻礁案环评会 写公开信盼赖清德疼惜
▲环评委员、中研院生物多样性中心退休的研究员刘小如,写了一封公开信给行政院长赖清德。(图/刘小如提供)
中油大潭藻礁案8日下午将进行闯关,环评委员之一的中研院生物多样性中心退休的研究员刘小如8日给行政院长赖清德的一封公开信指出,「原来,深澳电厂只不过是个用来跟观塘开发案交换的筹码。」
▲给行政院长赖清德的一封公开信。(图/刘小如提供)
刘小如提到,深奥电厂案能够在陆域生态调查评估只写到了不到300字的状况下,就在仅半数委员的支持下通过了环评审查,原来,深澳电厂只不过是个用来跟观塘开发案交换的筹码。虽然很遗憾对此计划事先无所知的环委和各界,浪费了不少时间、精力,与口舌进行分析与讨论,但现在的发展至少让他们对环评制度恢复了一点信心,或许支持通过深澳案者早知此案不会落实,他们并非完全置环评原则于不顾。
刘小如认为,观塘案正卡在弦上,环委与关心此案的民间团体及社会大众,已经花了很多时间检视资料、提供意见及参与审查,至今中油对很多委员们提出的问题,一直没有提出让环委可以放心接受的答案。
刘小如说,环评应该独立于经济和政党角力之外,目的是减少、预防对台湾环境造成影响,大家也都是从这个角度去努力了很长一段时间,但努力半天,很想问到底是变成了一筹码?还是政府在这样的角色里占了什么位置?室友什么动机? 并质疑开发单位始终打糊涂战,对委员提问都采实问虚答。
刘小如质问赖清德,观塘案在行政院的规划里,是否也仅仅是未来某个其他开发案的交换筹码?是否因此开发单位才敢用这种草率的态度面对环委的质疑?
刘小如说,赖清德是民众心中的「赖神」,请从赖所在的高处,疼惜环委,也疼惜积极参与环评的民间团体与各界代表,因为大家都是放下该做的工作,来努力关心与爱惜台湾这块土地,若在赖的运筹帷幄里,观塘也不过是未来某个案子的交换筹码,那就请告诉大家,请不要让他们与环署继续为此案折腾,更请不要让环署为了未来能轻易达成你交付的任务,设法增聘身份不具中立性的环委。
刘小如表示,8日环评大会自己不会出席,而其他环委包括铭传大学建筑系教授王价巨、台师大地理系教授王文诚、中研院生物多样性中心研究员郑明修,和辅仁大学公共卫生学系副教授刘希平,也都不会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