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介白/马泄密案逆转 符合社会期待或谨守法律防线?

马英九被控泄密案,一样的宪法第44条院际调解权,一审无罪,二审以无「践行」宪法赋予的召集五院院长会商解决的动作,院际调解权并无适用余地改判有罪。(图/记者杨佩琪摄)

一样的宪法第44条院际调解权,台北地院年轻女法官唐玥以司法关说前提,有阻却违法事由马依宪法的院际调解权介入因此判无罪;但二审的受命法官许文章却打脸马的主张,认为马并未有「践行」宪法赋予的召集五院院长会商解决的动作,这里的院际调解权并无适用的余地,改判有罪。

对于不谙法律民众来说,可能有这样解读也可,那样看好像也没有不可以的疑问。由马王政争衍生的马英九泄密官司民进党立院总召柯建铭告马的部分高院认为「已泄漏之秘密不是秘密」以及「无法证明关键88秒内容」判决无罪确定,另这件由检察官起诉的泄密罪,马搬出宪法的院际调解权抗辩,未获二审青睐,改判有罪。

不可否认的,马英九被控泄密案政治味十足,已非是单纯的司法案件。如同马英九当初接到来自时任检察总长黄世铭的「天上掉下来的礼物情景,马英九拿关说「铡王」,则是不折不扣,且充满算计与角力的政治动作。

政治味十足的马案,来到司法机关,对挺马的来说,无疑是政治报复与迫害;反马的,自然一片叫好,痛骂马英九活该。司法机关在处理马案时,到底是要考验他们的法律专业还是隐藏在内心中蓝绿倾向?在司法侦审实务中,不仅有脉络可寻,还处处可见司法官在案件中的政治颜色,只是以法律的糖衣包装判决的外表而已。

检察官或法官,心中自然有蓝、有绿,面对敏感的政治司法案件,隐约可窥见法官的颜色,虽然判决书类写的四平八稳,有理有据,但背后的政治颜色,才是左右甚或有罪或无罪推定的根本源头。也难怪,政治敏感的案件到了不同法官的手里,会有完全不同的见解。

司法本是定纷止争的最后防线,但遇到政治人物乃至知名企业家的司法诉讼时,这套铁律就变得极具弹性而多变,考验着司法官们的政治智慧立场,还要时不时的观察社会氛围,端详着判决是否符合社会期待。这样的司法,让台湾成为法律高风险的紫爆地区,这也是司法改革始终难以突破关键所在

好文推荐

董介白消失科学证据 失衡的司法天秤

董介白/俯仰无愧的善人与司法民粹操弄下的恶人

董介白/媒体第四权不是用来戕害司法人权

►►►随时加入观点与讨论,给云论粉丝团按个赞!

●董介白,ETtoday新闻云撰述副总编辑,以上言论代表本公司立场。88论坛欢迎多元的声音与观点,来稿请寄: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