亟待两岸重开机

(图/本报系资料照片

2015年11月7日在新加坡举行的「习马会」,长达81秒的「世纪之握」, 冲破两岸交流形式的最后束缚,实现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直接会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

眼下美国总统大选即将尘埃落定,无论是川普还是拜登获胜,都无法改变中美结构性矛盾因素,但台湾牌或将随美国选战的结束而贬值,台美关系或将降温

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重申 「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统一方针,表明大陆对台大政方针没有变,而推进和平发展与国家统一,必然要继续坚定反对台独,促进两岸交流融合

两天后蔡英文国安高层会议上表示:「维持两岸关系的稳定,是两岸共同的利益;两岸双方应本于相互尊重、善意理解的态度,共同讨论和平相处之道、共存之方;愿意在符合对等尊严的原则下,共同促成两岸之间有意义对话。」

蔡的讲话是否预示台湾将务实调整两岸政策?但要促进两岸之间有意义的对话,除了相互尊重、善意理解的态度之外,更需要一个共同的政治基础,这就是5年前两岸领导人共同写下的最大公约数,而两岸根本大法规定的「一个中国」,就是这个公约数的核心要义。至于九二共识民进党恐有拾人牙慧之嫌至今不愿承认,但民进党人就不能从中找出一个符合这个公约数的名词来吗?

台湾问题症结,归根结柢在于两岸是什么关系。当年蔡英文为李登辉设计「特殊国与国」的关系;辜宽敏则说是「兄弟之邦」,表面有「兄弟」之意,实为「兄弟之国」;马英九基于三不理念,勉强讲出「不是国与国的关系」;而习近平则当面对马英九说两岸「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同胞兄弟,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可惜这句话的深刻意涵,似乎至今仍未被台湾蓝绿两党所领会

其意应为对两岸政治关系的务实处理,也对后续的台湾执政当局释放出善意:只要认同大陆与台湾同属一个国家,在国家内部,两岸可以搁置主权歧见,平等相待,和谐共处。马习会两岸领导人不称官衔互称先生,平等互动就是成功例证。

追昔抚今,不免让人想起宋朝诗人王令名诗《送春》,或可借此诗表达两岸同胞对重启两岸对话、维护台海和平的殷切期盼:「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

作者北京清华大学两岸法政问题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