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保全面给付SMA药费!10岁童摆脱「每天24小时卧床、依赖呼吸器」
▲健保全面扩大给付SMA(脊髓性肌肉萎缩症)。
记者赵于婷/台北报导
罕见疾病SMA(脊髓性肌肉萎缩症)曾经被认为是无药可医,如今不仅有药可用,健保署还全面扩大给付高昂医药费。一名10岁SMA小病友小晴,发病后,每天24小时卧床、配戴呼吸器,到4、5岁顺利接受治疗后,逐渐不再全天依赖呼吸器,甚至可以和家人一同旅游露营。
高雄医学大学附设中和纪念医院小儿神经科钟育志教授指出,台湾从2020年开始分阶段给付SMA药物,健保署更在今年8月解除「3岁以下确诊」与「上肢运动功能RULM≧15分」的两大限制,全面扩大给付,让全台湾约400位病友都有机会获得治疗。
钟育志进一步分享小晴的故事,她约在4~5个月大时发现不会翻身、擡头,经医院抽血做基因检测后确诊SMA,1岁曾因感染肺炎导致呼吸衰竭住进加护病房,当时医师说剩几个礼拜的生命,但坚强的小晴撑过来了,不过由于小时候无法用药,只能看着身体渐弱,每天几乎24小时带着呼吸器,父母也是随时待命,每4小时就要帮小晴拍痰和抽痰。
小晴一直到4~5岁开始用药后,才逐渐改善状况,呼吸器从几乎24小时使用变成10小时,抽痰也变成1周大约1~2次,治疗后,也从原本无法讲完整句子到现在能唱完一首儿歌,现在不仅还可以出门旅游露营,她也不怕治疗,每次回医院都会鼓励其他病童。
随着医药进展,曾经无药可医的SMA,现在已有药物「帮病程踩煞车」,临床观察甚至发现有机会让运动功能进步。值得一提的是,台湾其实是奠定SMA致病机转与药物研发的一大助力,钟育志透露,2000年和中研院李鸿夫妇、张建国等专家共同研发世界首例SMA小鼠模式,当时的研究成果更曾刊登于当年排名世界第一的杂志《Nature Genetics》。
除了小晴之外,中国医药大学儿童医院副院长周宜卿受访时也提到,最近门诊就遇到一名20多岁SMA患者,因同样罹患SMA的兄弟姊妹有人久等不到药物而过世,让她不敢怀抱希望,如今健保全面给付,让她终于顺利接受药物治疗。
周宜卿强调,目前SMA已进入跨科别专业诊疗的时代,不论是新生儿、婴幼儿、青少年或是成人病患,都可以与医师讨论用药选择,对病患与家属来说都是翻转命运的机会。
台大医院神经部教授蔡力凯也提醒,许多人常将「SMA」误认为「渐冻人」,虽然两者都是运动神经元疾病,但发病时间与影响不相同,渐冻人(ALS)通常在成人时期发病,对家庭与社会的冲击来得突然,可能维持3至5年,SMA则多在婴童时期发病,他们对家庭与社会的影响却更加漫长,可能长达30、40年之久。
蔡力凯说,现今SMA治疗可以帮助病友维持神经功能,根据台大医院治疗经验显示,接受治疗的SMA病人,大多数显示运动功能进步,且越早治疗的效果越好,希望SMA病友和医疗团队讨论,并积极接受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