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莱猪SOP全得改 餐饮业怨:被迫换台猪

部分业者被迫从进口猪改用国产猪,整个SOP都需要大修改,对中央厨房来说根本就是「打掉重练」。(图/王永泰摄)

元旦起,含莱克多巴胺猪肉正式开放进口,然而小政府执意实行「猪肉源头标示不清」的政策,除了逼得消费者只敢吃台湾猪,肉类进口商哀鸿遍野,小吃摊、便当店有苦难言,就连从饲养、加工销售采取「一条龙模式」的国产猪肉品产线,也人仰马翻。

面对莱猪侵台,国产猪近日已掀起一波涨价潮,一名全台超过五十家连锁店的便当业者坦言,「台湾猪的市场价格一定高于进口猪,不然我们干嘛要用进口猪?不过,因为莱猪来源标示『模糊』,导致进口猪全被妖魔化,政府不被谅解是一回事,但我们何辜?」

该名业者愤怒地表示,他们公司所有品项都采取固定的SOP标准流程,如果必须更改原料,就得经过重新测试,「包括添加多少腌料?测试冰存到门市解冻的时间,虽然都是猪肉,但不同产地做出来的味道,以及需要解冻的时间,完全不一样。无形中耗费的费用和时间成本,根本无法计算!只能说将帅无能,累死三军。」

对此,台湾民众党立委蔡壁如指出,民众面对莱猪进口,预期心理造成国产猪价格波动,「农历年节将至,民众都会买猪肉过节,公平交易委员会在这个节骨眼上,应更严格执行稽查。」

针对台湾猪标章查核争议农委会畜牧副处长江文泉表示,仅先进行书面审查现场稽查只针对高风险业者,而且「核发完都会去查」;至于针对高风险业者及元旦以来的稽查件数,他则说:「执行面要问畜产会,他们会比较清楚。」另外,本刊记者致电给畜产会,至截稿前未获回应。

更多 CTWANT 报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