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周刊/医疗M型化!大医院塞爆 地区医院倒了200家

图、文/今周刊

卫福部为了落实分级医疗,4月中旬调涨未经转诊就跑大医院民众部分负担金额;然而转诊制度与医疗分级制度其实已推动14年,宣导及相关配套却仍不足,沦为口号

「M型医疗时代来临!」健保实施22年来,地区医院减少200家,基层诊所和医学中心数量却为之增加。根据卫福部中央健保署统计,照这样下去,到2020年,医学中心的每日门诊量会增加逾3万人,从2006年的8.4%升至11.5%,落实转诊制度、分级医疗刻不容缓。

症结一:制度倾斜健保给付,对大医院较有利

目前国内医疗院所规模分为医学中心、区域医院、地区医院与基层诊所4个等级,6月底,监察院公布的调查指出,「台湾的健保给付制度对大医院较有利,使地区医院经营困难,日趋萎缩。」过去台湾诊所医师、地区医院医师曾多次呼吁,健保制度向财团和医学中心倾斜,扼杀了地区医院和诊所的生存权

报告显示,健保给付给医学中心的每人平均费用是地区医院的2.2倍。推估至2020年,医学中心将成长至3成4、区域医院3成3;但地区医院将萎缩至1成2、诊所为2成1,这样的趋势,「显示台湾医疗体系严重失衡」。

台湾人的就医习惯有别于欧美家庭医师制度,总喜欢大病小病都往医学中心跑,长年浪费健保医疗资源政府医界虽然不断呼吁「小病至基层院所就医」,也鼓励至少5家基层院所可组成一个「社区医疗群」,也就是俗称的家医制度,然而至今只有近4成基层院所加入计划,成效相当有限。

台湾医疗改革基金会执行长朱显光说,社区医疗群的目的是使全民都有各自的「健康守门人」,平时可以得到预防保健卫教资讯生病时则有24小时咨询电话可用,即使半夜不舒服,不用直接冲急诊室,可以先咨询医疗群的医护人员

「目前只有1/10的民众加入社区医疗群,主因在政府没有更积极的作为!」朱显光强调,公部门宣导不足,使得许多民众并不知道政府有家医群,然而即使知道,也因社区医疗群太少,每一个医疗群也有容纳会员的限制,导致有些民众虽想加入,却被挡在门外

症结二:推动不力宣导不够、转诊平台不便利

今年4月中,健保署为了推动分级医疗、转诊制度,有了两项新措施,一是针对未经转诊就跑到医学中心的病人,增加部分负担金额,门诊加收60元、急诊加收100元。另外也同步启动线上转诊平台,供各医院的资讯互通。立意虽佳,但两者的执行力道均不足,被评为没有效果

(阅读全文…)更多精彩内容请参阅最新一期《今周刊》(第1079期)。

你可能也会感兴趣》 发现已是末期!肺癌已成新国病 不抽烟也会得  长庚急诊1年亏2亿 却3个月花14亿买家族股  大医院才可靠?热血医师用27年翻转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