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周刊/正能量是自己给的!李尚龙靠1本书变百万销售作家

图、文/今周刊

他有「每天来点能量」的直白、尖酸,也有Peter Su的青春励志感,中国标准的90后世代,幽默感,竟是念军校时的苦涩练出来的⋯⋯。

两年3本书窜红快,但他说:我要封笔了。这位中国网红作家李尚龙,想什么?

一拿起麦克风,第二次访台的李尚龙便仿佛来到自己的主场。在出版社安排的座谈会上,他洞悉陌生的台湾读者的反应,娴熟每个「埋梗」的时机,用故事逗得大家哈哈大笑。曾听过他演说的台湾知名TED演说家火星爷爷」许荣宏这样形容:「不到5分钟,李尚龙就征服了每一位观众。」

念军校、当英文老师出书是为了筹钱拍电影

这个才27岁,不修边幅、一身休闲装扮的年轻人,本事不只如此。两年前,他在北京出版处女作《你只是看起来很努力》,一出手就横扫千军,销量超过百万册,再接再厉的两本也很叫座。作为初试啼声的新秀,李尚龙连续在2015、16年被网友选为中国「最具影响力作家」之一,票数力压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以及名作家余华等当代中国文坛重量级健笔,引发文坛议论。

李尚龙的文字,切中网路世代的要害。《你只是看起来很努力》,指出许多年轻人看似努力,实际上只是欺骗自己;《你以为你在合群,你在浪费青春》,则戳破友谊假象。他独到的观点,直白又发人深省,获得广大共鸣。

但有人批评,这些讨好市场的「鸡汤」(指充满心灵励志与华丽辞藻文章),言不及义、无病呻吟。在采访前,他才向记者秀出一段最近网路评论:「青春、孤独、爱情、理想、迷茫乃至全世界,在他们(鸡汤文学作家)的字里行间畅行无阻,但这些写鸡汤文、有颜值的小鲜肉真的没营养、没价值。」李尚龙自嘲,「终于有人认可我的颜值。」

事实上,李尚龙不只写青春、写理想,面对中国的雾霾,他痛批「我们都在等待,第一批死于雾霾的人」、「原来是国破山河在,现在是国在山河破」、「如果你连发声都不敢发声,那活该你吸雾霾。」这样的文章当然难逃中国严格的言论审查,经常遭到删除。

成为作家,对李尚龙而言,是无心插柳。生于新疆,出身军人世家,李尚龙在十八岁那年,跟着父执辈的脚步进入军校。但军中生活令他挫折,「我只是记得我在军校的疲倦、痛苦、甚至绝望,生活突然夺走了我所有的东西,留下的只是一片绿色,和一个所谓稳定的未来。」

讽刺的是,他首次在镁光灯下崭露头角,穿的却是一身军服。2010年,他参加央视主办的「希望之星」英语风采演讲比赛,在全国学生精英手中拿下季军,同年再代表学校参加北京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荣膺一等奖,也为他拿下全军二等功。这是他在军中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的军功

「我常常躲到一个空教室里头,站在讲台上,天天讲英文,走在路上也在讲,常常被别人当成疯子,就这样过了8个月、两个学期。」英文是他苦闷时的寄托,也证明了「通过努力,可以让生命得到改变。」

得到肯定后,李尚龙决心辍学,「告别稳定」,摇身一变成为中国知名教育机构「新东方」的英文教师。他回想,当时为了补习班备课,8小时课程,他得花30小时来准备,写下逐字稿,来回演练,确认学生可以得到最舒适的听课节奏。

2012年,李尚龙的热情转向电影,一窍不通的他,一边赴北京电影学院进修班学习,一边成立工作室,从零开始。虽然在2013、14年都有微电影和网路剧作品产出,但没想到经费烧得比想像中快,甚至一度发不出薪水剧组从原本的20多人,到个位数。「当时有一位哥儿们,撑不下去了,要回到海南继承父业,」李尚龙说,「我要给片酬,他坚持不要。」

就在山穷水尽之际,李尚龙为抒发在北京的生活压力书写,并发表于网路上的文章,被报纸刊登、网路热传,并正式出版,意外打开了另一扇窗。再一次的讽刺,他的文字功力,源自他就读军校时期,每天写日记的习惯;他的题材,包括对于青春的想像,对体制的不满与调适,也是军校生活所积累的「宝库」。

(阅读全文…)更多精彩内容请参阅最新一期《今周刊》(第1052期)。

你可能也会感兴趣》面对压力 请留给自己一条合理的退路 他用记者脑袋 把新北市观光首都 曾幻想杀老公!平凡主妇如何写出惊悚《告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