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漫步:历史不愿重来 但"京都"千年从未改变
这是我第二次到京都了。
上一次是三年前,也是秋天。时间是移动的,空间是变化的,但站在清水寺的高处眺望京都的时候,却丝毫感觉不到时间和空间的改变:高高的京都塔还是市内最高的建筑,低低的屋舍俨然,眼前这座清水寺大殿三年前就在维修,现在还包裹着施工的安全网,没有什么不同。来往穿梭穿着和服的人群依旧,绘马架上的牌子换了多少茬,永远满满当当。那最负盛名的三眼泉水,还在日复一日的涌泄。
一大早从桂离宫回来,乘公交到五条下车,想来河边的光景这时候自然不错,便向东走着。说来也巧,在五条大桥的一侧竟遇到一个扇冢。
京都的奇妙就在于此,不经意间往往能遇到一些充满文化气息或历史记忆的小地方,莫非庄子试妻的故事日本也有?怪不得京都以扇闻名。我的异国感又削弱了不少,仿佛正在西安。
不过,书上说京都就是千年前的长安,姓唐,和西安是有血缘关系的。城市布局、建筑规划都受到李唐王朝都城的巨大影响,又结合了当地的气候和传统,才发展为充满东方神韵而富有现代气息的城市,这里有我们的过去。
每次到京都,都会不自觉按照唐长安城复原图的街町去对应。把京都在空间上与长安重合,我现在所处的地方,应该就是“大唐东市”大概的位置。这么想来,便觉好笑。但长安、京都都属于内陆城市,长安位于中国西部的关中地区,京都位于日本的西部近畿地区,唐长安城是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城市,京都是缩小版。
长安属温带季风气候,京都类似海洋性盆地气候,两地都四季分明,春有百花开,秋日枫独秀。再者,八水绕长安,鸭川过京都,长安依秦岭,京都四面山;武德九年,李世民在长安发动玄武门之变,室町时代,织田信长进军京都,后来发生本能寺之变。大人物和大事变出奇般的轮番上演。渔阳鼙鼓轰轰烈烈地来,风风火火地走,后梁太祖朱温拆了长安城,禁门之变烧了京都城。再后来,“京师”的称号一个去了北京,一个去了江户,命运竟也如此相似。
不觉已经来到清水寺前。可能因为在历史上过于夺目红火,京都也想拼命保留住红火的颜色,很多寺院的牌坊和塔都是艳丽的橙红色,像火,像血,又像花,眼前清水寺的大牌坊就是。火不是熊熊烈火,是亮亮的火苗再红一些,血不是殷虹的鲜血,是淡淡的血痕再黄一些,花也不是绯红的樱,是万寿菊的花瓣再橙一些,总之很鲜亮,这是颜色之奇。
还有一奇在于名字,抬头看,牌匾上白底黑字写着“清水寺”三个字。我很喜欢这个名字,因为这个名字有另一种颜色:水本是至俗至简的人间俗物,但清水便觉可贵。
门口有个御手洗,水从一条石龙嘴里喷出,让人眼里清亮,嘴里清爽,手里清凉。在东方的哲学观念中,水是一个重要的概念。《论语》中最美的描述是“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极简主义者多喜清水,好清贫。
清水寺虽然人熙攘攘,但视野极好。放眼望去,厚德载物,郁郁葱葱,不凌不乱,音羽山上石径斜,白云深处有红塔。天地树木很是安静,可以远离喧闹,神游超然。我想,这里也不需要用手机和电脑,能够摆脱日常的纷扰,专注于一件事情。“匠人精神”这个词这几年很火,大概因为匠人的心都是清水做的,像钻石般闪亮剔透。坚持与操守,这便是清水寺的另外一种颜色。
大殿的后山可通行,要是有时间,可以沿着石道进入林中继续寻访。要不然就拾级而下,路过音羽瀑布返回寺院入口。整个清水寺没有墙体,呈开放型,也没有庞大的鸟居,取而代之的便是灼灼其华的牌坊。大殿供奉着的观音像一般只在春天开放几日,竹林阵阵倒显得很有生机。
日本的寺院大都没有香火缭绕,有的有个牌位,或者干脆什么也没有,众生就靠着信念朝着神位参拜。我惊叹于这种臆想能力的强大,神道教认为处处有神,处处皆神,神不必被看见,神在人心中。所以伏见稻荷大社还供奉着几把稻谷,清水寺却看不到十一面观音,人们朝着虚空祈愿,把这种主观精神发挥到极致。
看百年日本,该去东京;看千年东瀛,要到京都。京都不乏各种寺院,能让每个文化旅者好好地饱餐一顿。除去艳红的阁楼和塔,清水寺和银阁寺、龙安寺、桂离宫的风格比较相像,不像天龙寺、金阁寺那么光辉。
我猜想清水寺在修建初期可能没有大幅彩雕,完全采用传统的原木、茅草等材料搭建而成。日本建筑崇尚自然,就像日本的饮食文化,喜欢采用天然的食材,追求最初的味道。所以建筑上才会出现“枯山水”这种精神审美的艺术:在缺乏大山大水的环境中用石块创造出山山水水、岛屿波浪,才会大量使用清水混凝土这种施工工艺,不做任何外装饰,直接由结构主体混凝土本身的肌理、质感和设计而形成的一种自然状态;怀石料理原本就是佛家斋饭,多年演变依然少油少佐料,追求新鲜,用各种手法尽可能在有限时效内去捕获食物原始的芳香。这算不算对坚持与操守的精神传承呢?
除了哲学和建筑学意义,清水寺更具有文学意义。清水寺旁边就是古老的三年坂、二年坂,往西走不远是驰名的祇園。有的人读作“纸(音同)园”,有的人读作“奇(音同)园”,日语读“ぎおん”,英语写成Gion,总之是个不常见的发音。我觉得祇園应该是《西游记》中师徒四人抵达大雷音寺前的最后一站——“祇樹給孤独園”的简称,所以应该读作“奇(音同)园”。那是一个很美的故事。佛陀在世时,摩揭陀国有一位大富长者,名为须达,乐于救济孤苦,大家便称他“给孤独长者”。有一天,须达听闻佛陀说法,心生欢喜,提出供养一座精舍给佛陀,选中了国中祇陀太子的花园。太子戏言,除非用黄金铺满整个花园地面,否则就不出售。不料须达满口答应,并兑现了诺言。太子感动,将花园奉献出来,并以园中的树作为供养献给佛陀。因此,精舍建成后就称为“祇树给孤独园”,意为“祇陀太子之树,给孤独长者之园”。这个故事派生出日本的一篇经典古文《祇園精舍》(ぎおんしょうじゃ)。这篇日语的原文我看不懂,但仅凭题目就感到似乎在中国文学史上有一篇经典可以与之呼应,那就是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这是每个中国人耳熟能详的文字,而桃花源也是历代中国人追求的祇园精舍,一个理想国。在中国历史上,每逢遭遇打击和不幸,知识分子总能想到那片桃花林,那个自由的乐园。而我觉得陶渊明原作的高明之处在于结尾,“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如惊涛骇浪戛然而止,如抽丝剥茧突然裂帛,给人以无穷的遗憾,又有无限的幻想。这才使得桃花源千百年来没有干涸,有点像现实世界里的清水寺,任三年时光荏苒,我自岿然不动,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在人们的精神世界中,继续坚持与操守。
清水寺往北几站地有个哲学之道,是一条小路。哲学小路最美的季节是春天,樱花盛开的时候。提到日本,绕不过樱花。以前觉得樱花是脆弱易散之物,为什么会觉得很美呢?后来读到太宰治的一句话「生まれて、すみません」,中文译为“生而为人,我很抱歉”。这时我才顿悟,日式美学中蕴含的“物哀,幽玄,侘寂”才是这种文化的精神内核。从紫式部到川端康成,从夏目漱石到三岛由纪夫,这条线上的著名作家们都有类似的思考:放弃物质文明的堕落,找回古人淳朴坚忍的美德与精神,成为真的勇士。
樱花的美是一种凄美,最美的一刻很短暂,恰在花谢花飞时。“所谓艺术,就是巨大的晚霞,是一个时代所有美好事物的燔祭。自古延续下来的白昼的理性,被晚霞无意义地滥施色彩所践踏。以为会恒久持续下去的历史,也突然意识到了末日的来临。美,横亘在人们面前,把人世间的一切变为徒劳。每当看到晚霞的灿烂辉煌,看到火烧云疯狂翻卷,‘更美好的未来’之类的呓语便黯然失色。呈现在眼前的就是一切,空气里充满了色彩的毒素。什么即将开始呢?什么也没有开始。只有,终结而己。”这是三岛由纪夫《晓寺》里的句子。
我感觉“物哀”总有一股悲观情调,这么看也不尽然。王国维讲审美活动中存在“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先“以我观物,故物我皆著我之色彩”,再升华到“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物哀情结不正是物我两忘,以物哀为己哀吗?传统的日式文化习惯不麻烦别人,个体追求“名誉和瞬间的永恒”,精神洁癖可见一斑。
清水寺的建筑要么鲜艳夺目,要么灰暗古朴,外明内暗,妖艳与恬淡这种强烈的冲突在这里对峙。幽静玄妙、凄厉壮美是我理解到文学意义的“幽玄”,除了佛经具有这种特点之外,不少唐诗也有类似意境: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是啊,转眼间太阳要落山了,山光和清水寺的大红木成了一样的颜色,十月初的枫林还没有变红,但这会都被夕阳涂上了橙红,变成了红叶。
走出清水寺是一段斜坡,两旁都是店铺,有不少都是上百年的老店了,依旧门庭若市,商业化气息很重,谁叫清水寺这么出名呢?走到半山坡的时候,看到一间茶室,竹篱笆做的院门紧闭,和其他热闹叫卖的商铺形成鲜明对比。在这种环境中,“特立独行”是很博人眼球的。茶室的外环境就很好地体现出“侘寂”精神。“和敬清寂”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清寂”是对外在环境的追求,“和敬”是待人接物的标准,首先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寒,并以此为乐。有颜回式的觉悟。
茶室内部可能正有客人品茶,不便打扰,我没有进去,但门口摆放着的几盆插花很是得体。花道中也渗透了“侘寂”的思想,这几盆插花都是不对称的美,高低不等、留白不满,颜色亮素搭配,营造出“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意境。
清水寺之所以成为京都甚至日本的名片自有它的道理。这里的一切都是日式精神和东方传统的缩影。每个石块、每根竹子、每条路和每滴水都很好地体现着坚持与操守。文化有相似,文明有相通。多种精神和理论会有同一个滥觞,千年一瞬,一个寺院两座塔,万千游人万粒沙。不知下次若再来,清水寺会是什么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