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见的通膨「隐形税」 正让一代比一代更穷

看不见的通膨「隐形税」 正让一代比一代更穷。(示意图/shutterstock提供)

▍亚马逊Top 1畅销书

一探古往今来的税务大观园,反思如何打造未来的乌托邦。

课税艺术,是拔最多的毛,但让人民发出最小的声音?

税怎么来,决定人类历史怎么走。

这场税赋攻防战,可以荒谬至迫使人民拆窗户,也可能美妙到每天只要工作小时

▏连拥有最聪明脑袋的爱因斯坦都说:全世界最难懂的就是所得税了。

政府,是我们这一生买过最贵的东西,但我们对于税金如何使用却没有置喙的余地。

在每次缴税深感被剥一层皮之际,我们可能没想过,今日的税制其实已经多次进化,历史上多的是犹如荒诞闹剧的税赋政策。

十七世纪,英国曾经课征壁炉税,税务员必须进到民众家里清点壁炉数量,既扰民又侵犯隐私,体贴的政府于是想到一个替代方案:窗户税。税务员只须在屋外数算窗户数量,而且窗户应该足以代表一个人的财富,毕竟,房子愈大,窗户就愈多。

但政府没料到的是,人民的行为开始走样。为了避税,民众拆掉自家窗户、要求建商减少新建案的窗户。一项税赋政策,扭曲了一个城市的外观;而窗户减少所造成的日照不足与空气不流通,更成为流行疾病盛行的帮凶。大文豪狄更斯不禁感叹:「自从实施了窗户税,光线和空气都不再是自由的了。」

另一方面,税赋,也促成了美国诞生、法国大革命、印度独立;世上的伟大建筑如金字塔、白宫等都在税收支撑下兴建;人类能踏上月球,靠的当然也是纳税钱。税赋,不只影响个人财产,更牵动着社会经济人口迁移、宗教信仰等众多面向。

▏比尔.盖兹主张:我们应该对机器人课税。

随着网际网路的兴起,「零工经济」(gig economy)开始走红,工作者不再局限于国家与区域的限制。加密货币也已成为一个规模以数十亿美元计的产业区块链科技的用途广泛,早已超越线上现金替代性系统的范畴。这一切,皆使得课税难上加难。

世界正在改变,到了二○三○年,人们甚至可能有如最有影响力的经济学家凯因斯在一九三○年所做的预测:每天只须工作三小时,就能过着摆脱「基本经济问题」的闲适生活

然而,没有税赋,就没有政府。当破坏式创新产业正在改写世界规则,旧的税制要如何改变,才能继续支撑政府的功能与服务?

【精彩书摘

通货膨胀税

通膨和债务一样,并非官方税赋,但是这并不表示它不存在。事实上,它还经常受到刻意散播,而其作用如出一辙:它从一个团体手中没收财富,然后转交给另一个团体──从领薪者与存款者手中转给国家;从债权人转给债务人,从雇员转给雇主。经济学家亨利.赫兹利特(Henry Hazlitt)表示,「它是一个尤其恶毒的税赋。」傅利曼也有同感,他说:「它是一个隐藏的课税,刚出现时可能毫无痛苦,甚至还有些愉悦……然而它是不须特别立法的课税,它可是真正的无代表就课税。」

现代世界迥异于过去,不只是因为高得惊人的税收与债务,同时也在于通膨。根据为「全球金融资料库」(Global Financial Database)编制资料的统计学家布莱安.泰勒(Bryan Taylor)博士所指出,二十世纪所出现的通膨与其情势「要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与任何一个国家都要严重。」这样的情况并且一直持续进入二十一世纪。傅利曼表示,政府如果无法偿还债务,就会利用通膨,「或是买进资源来发动战争。」

通膨是一个意义往往遭到曲解的名词。你可能常常在电视上看到有人争辩我们现在是处于通膨还是通货紧缩(简称「通缩」)的环境中;他们的讨论往往没有结果,因为他们讲的是不同的东西。今天的通膨定义是「上涨的价格」,通缩是「下跌的价格」,但是指什么东西的价格上涨与下跌?中央银行在统计通膨时,大部分都会忽略房价与金融资产的价格,仅针对一般消费物价,这样较易于显示容易受到生产力提高的通缩压力。

为了清楚说明,我要强调我使用的是通膨的传统定义:货币供给与信用的扩张造成价格上涨。经济学家可能会称之为「货币供给的扩张」或是「人为刺激信贷」;历史学家也许会称之为「货币贬值」。不过无论你使用哪个定义,其过程皆相同。

随着金融技术的演进,统治者借以让货币贬值的手段也有所增加,从而课征「通膨税」。罗马皇帝会减少硬币黄金白银的成分──称之为硬币减价(coin clipping)。中世纪的国王也会这么做。1914年的西欧政府则是更进一步,将硬币中的黄金与白银完全撤走,以资助其侵略行动。威玛共和国、战后的匈牙利与辛巴威则是单纯地印制钞票,没有丝毫储备支撑。今天的央行则是利用利率来控制通膨,也以量化宽松来刺激通膨。进行的方法或许改变了,意图却是从一而终。促使货币贬值与你的债务减值──从而减轻你的债务。不过与此同时,你也夺走了别人手中货币的价值

现在有一整个世代自诩为「租屋世代」,因为他们认为自己永远买不起房子。

我们可以明显看到货币的购买力骤降,跌幅惊人。这只不过是多年来通膨的复合效应。此一进程其实十分缓慢,也因此几乎不会被察觉。你的钱自1914年以来,每年都贬值3%到5%,甚至是在扣除利息之后。你的钱所能买的东西正逐年减少。

「你可能感觉不到,」德意志银行的吉姆.瑞德(Jim Reid)指出,「不过相对于长期历史,我们现在是处于通膨时代。」

尽管平均薪资也有所成长,但是幅度不如货币购买力的降幅。因此,你的钱每一年都在缩水,其间的差异被债务增加、工时延长、一反过去要维持中产阶级生活品质只须一人工作的双薪家庭,以及减少生育等所掩盖。由此也形成一种情况,有许多人,尤其是中下阶层,身处课税与通膨的磨盘之下,不断受到碾压与延展,每一代都要比上一代贫穷。

中央银行具有抑制通膨的职责,他们通常都会以提高利率来进行这项工作。但是他们用以显示通膨的指标──零售物价指数(RPI)与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却只统计一般日常用品的价格。他们罔顾其他经济领域的价格,例如房地产价格与金融资产。这也意谓他们可以就此宣布现在是低通膨,进而采行低利率来刺激债务与创造通膨。

倘若2000年代的利率确实反映了货币供给的成长情势,利率水准就会比现在高出一倍,若果真如此,或许就不会发生房市泡沫化了。然而低利率的情况在2008年金融危机时更是变本加厉,利率都调降到接近零的水准,而且还祭出量化宽松的手段。由此也显示出当局面临金融危机时,对通膨的直觉反应。

现在有不少促使货币贬值,进而课征通膨税的手段。然而其终极目标几乎都相同,就是侵蚀债务价值,尤其是政府债务,以及继续资助政府支出。其结果是将这些钱财的价值──即人民的财富──转移给国家。「透过通膨不断发展的过程,」佛拉迪米尔.列宁(Vladimir Lenin)说道,「政府可以隐密且不为人知地没收其人民财产的重要部分。」

社会中的某些部门事实上会因通膨而获利。如果你所拥有的资产,或是你所经营的业务获利于新创造出来的货币,例如金融业,或是该业界人士最常居住的纽约与伦敦的房产,你可能会获利丰富。但是如果你没有这些资产──大部分的年轻人都没有──你就会被抛在后面,财富差距也愈来愈大。通膨最严重的时候,通常也是政府支出最大手笔的时候,然而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政府的支出大都是为帮助贫苦人家,但却反而使他们变得更穷。凯因斯曾经指出,「没有什么方式会比货币贬值更细腻与更有效地颠覆现行的社会基础。」

我们回头再想想尚—巴普蒂斯特.科尔伯特的那句话:「课税的艺术,是尽力拔最多的鹅毛,但让牠们发出最小的声音。」隐密、无形,又暧昧不明,通膨税就像是无声拔鹅毛。这岂不是哥白尼所指称的阴险──隐形税之最。

许多人感到由于在税收制度中没有发言权,因而导致经济出现如此之多的不平等现象。但真正的问题在于,今天形成这种现象的许多因素根本难以发现,因为许多税赋都是隐身暗处,无法直接或立即感受得到。所得税是在我们还未接受支付之前就已先自源头扣缴。增值税与销售税则是隐身在售价之中,燃料税与罪恶税(针对饮酒、吸烟与赌博等罪恶的课税)也是如此。隐形税是看不见的。凯因斯就曾表示:「通膨税的发生,可能百万人中没有一人能够发现。」该税是未来的债务。

但是常言道,「你可以逃避现实,可是你躲不开逃避现实的结果。」这样的不满或许难以表达,但是重税造成的结果实实在在感受得到。

面对沉重的税赋压力,许多家庭都是咬牙苦撑。夫妻都必须工作才能享受到过去只需一人工作就能享有的中产阶级生活。他们延后组织家庭;他们养育的孩子较少;他们的债务较多,住的房子也较小。买房几乎成为不可能的任务。整个西方世界都是如此。我这一代较我父母贫穷,我的下一代又比我穷。这与进步、发展背道而驰。这样的现象在历史上非常罕见,欧洲上次出现这样的情况可能是在黑暗时代。

在被压榨的同时,他们也眼睁睁地看着自己辛苦赚得的血汗钱,被政府拿去花在未经他们同意的用途上,例如战争、社会福利,或者是单纯的浪费。然而他们却是无权置喙,除了每隔五年就大部分主张并不明确的政党进行一次影响度存疑的选举。美国华盛顿首府IRS大楼墙壁上刻着「税赋是我们文明社会的代价」。可是我无法确定是否要在此一不公平的制度下工作,并且资助我们认为并不文明的活动。如果你对缴税后的回报并不满意,你无法要求退费,也不能将客户带往其他地方,除非是离开这个国家。如果你不缴税,你就会坐牢。

(本文摘自《光天化日抢钱:税赋如何形塑过去与改变未来?》/时报出版)

【作者简介】

多米尼克.弗斯比(Dominic Frisby)

出生於伦敦,曼彻斯特大学毕业。他是一位财金作家,之前有两部著作,《后国家时代的生活》(Life After the State)与《比特币》(Bitcoin),后者大受理察.布朗森爵士(Sir Richard Branson)激赏,称誉是「一部了不起的书,必须一读!」他也为杂志《金钱周刊》(Moneyweek)、《维珍》(Virgin)以及《独立报》(Independent)撰稿。他在全球各地发表演说,探讨金融的未来。他也主持多个线上有声节目,包括《维珍线上有声节目》(Virgin Podcast)。

《光天化日抢钱:税赋如何形塑过去与改变未来?》/时报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