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大要做好榜样? 「长子才懂的心声」心理师破解!

▲身为家中长子,你总是背负着压力成长吗?(图/取自librestock网站

文/心理师与女人聊心室

「因为我是老大,所以就必须要做其他人的榜样吗?」「因为我是老大,所以我就必须把自己喜欢的东西让给弟妹吗?」「当时我才国小,我就要像大人一样能照顾弟妹的生活课业吗?」「只因为我是老大,所以我就要负担更多责任,连别人的责任都要我背吗?」

谈到身为老大在家里的处境,她像憋坏的气球,一口气把心里的不平连珠砲般一颗颗弹射出来,最后她泪汪汪地看着我,叹口气说:「即便他们(弟妹)长大了,我也结婚了,有自己的家庭要顾,难道爸爸住院这样的大事,都是我的责任吗?」

这位女士是因为想改善自己在职场上人际关系而来求助,她本来没注意到「照顾亲人的疲惫和对手足的不满」已经带给自己这么大的压力,当这层心理压力在晤谈中揭开来,同时也连结起许多有意义的讯息,原来她在职场总是在意「上司对待自己和其他同事是不是公平」,容易觉得「自己被剥夺很多应该有的权益」,升上小主管后却「对带新人充满着矛盾与痛苦」,这些其实和她从小到大的家庭故事紧密相关。

隐藏在小时候家庭故事里的伤口,如果没有好好疗愈,长大后的我们还是会带着相同的剧本,去演后来的故事,让之后的人生不断重复着早年的创伤。

▼长子总要帮忙照顾弟妹,你也是吗?(图/取自librestock网站)

身为家庭中的长子,真的都会有相同的故事剧本吗?我想支持与反对两方的例子都不少,支持的例子就像是我在晤谈中遇到有「被迫长大」这类议题个案,很多都是家中老大;不过,不支持的例子也有,以「承担家庭重担」这点来看,很多有类似故事的人,他们的排行不见得是「老大」,有的人是夹在中间渴望被双亲看见的「老二」,有的则是最后被留在父母身边的「老幺」。

以家庭发展的角度,夫妻从两人携手,到诞生第一个孩子后成为父母,以及陆续出生的第二、第三个孩子,双亲的生理年龄心智成熟度生涯议题、经济条件,和教养孩子的经验,都会随着时间不断改变与进化。所以不同时间点出生的孩子,即使在同样的家庭也会有不同际遇,而且还要考虑每个孩子天生特质,与手足间互动累积的成长经验,在众多因素所加乘下,每个「老大」的人生故事,就像火车走着规律的轨道,但路途上所欣赏到的风景还是因人而异。

在晤谈室听到的故事中,身为老大最常见的生命经验是「没有慢慢长大的权利」,当后面的小孩出生以后,家长就会将「负责任」与「做榜样」等字眼加诸在老大身上,通常和手足年龄差异愈小,这样的议题影响程度愈大。

同时要照顾两三个孩子的忙碌,常会爸妈忘记「老大」的实际年龄,忘了给孩子符合其真实年龄该有的包容,反而不由自主地想要第一个孩子去分担自己的压力,希望他理解大人的处境,如果双亲其中一方有情绪困扰,或婚姻失和,甚至离婚或单亲,因为大人的内心状态混乱,会更难意识到自己的困境已经造成孩子的成长创伤。

我听过好几个类似的童年故事,都是年纪还小的姊姊带着年纪更小的弟弟或妹妹,出门上学、做饭喂饭、甚至长大一起到异乡奋斗,或是一起工作,有的会彼此扶持,有的则两相怨怼,身为老大到底会从照顾弟妹的成长过程中得到好的帮助还是创伤的记忆,很多时候取决于他们和父母相处的经验。有的老大虽然背负着照顾弟妹的责任,但也能获得父母的关心与重视,过程中累积出的成就大过于挫折,另外一些老大则是因为双亲无力或无心与孩子好好相处,才背上过多责任,这些创伤与其说是因为手足排行的缘故,不如说是被大人的议题影响。

▼在弟妹出生后,原本独占的爱都会被瓜分。(图/取自librestock网站)

身为老大另一个常见的共同经验那就是「从拥有到失落」,不同于第二或第三个孩子,一出生就必须与手足分享父母的爱,老大像独生子一样,拥有全然占据父母的美好时光,不同的是老大在之后会面临手足的出生,独占双亲的爱却被分走的「巨大失落」,这些失落需要好好哀悼并消化后,才能重新建立起与父母的良好关系。不过老大们往往还没准备好,就被爸妈要求着学习「分享」与「礼让」,年幼的弟妹对他们来说究竟是「威胁地位的迫害者」,还是「带来成就与欢乐的小跟班」,很大程度还是取决于双亲的态度。

拥有一个以上的孩子对双亲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是否能够和一个以上的人同时建立良好关系,妥善处理多人关系中的矛盾与冲突,面对竞争时能保持稳定,在照顾孩子时还要照顾自己,上述每一项都需要较成熟的心智来支撑。比较能胜任这些任务的家长,通常能很好地处理孩子因排行带来的议题,让老大能享受弟妹的陪伴,并觉得长大是件美好的事情。

如果你/妳身为老大,好奇自己是否有着上述「被迫长大」或「失去独占的失落」的议题,你可以试着从自己现在的人际互动中找到一些蛛丝马迹。

若「被迫长大」对你造成影响,你可能会发现自己总是很在意公平,不只是社会上公平正义,而是上位者眼中自己的努力是否被看见的那种公平,你常觉得上司只赏识另一个能力不好的同事,让你总是充满埋怨与嫉妒;另一方面,你可能律己过严,不断要求自己进步,却不给自己放松与修养的空间,也不称赞自己已经获得的成就,仿佛一直追求「长大」,却深受「长大」所苦。

如果没有机会好好哀悼童年时「失去独占的失落」,则会让你不太容易和他人合作,特别是后辈,很多人常希望自己合作的对象一定要比自己强,如果发现对方不如自己或依赖自己,就难以找到立场或方式与之合作,有这样议题的人常会选择待在人数少的环境,或从事可独自执行的行业,当他们能够获得升迁机会,需要管理他人时,无法和他人合作这点也会造成困难。

▼而这些成长的经历,也会对你未来的工作及人生产生影响。(图/达志示意图

如果发现自己现在的生活与职场有类似的故事剧本,透过回想过去家庭经验,也许可以找到改变剧本的方法。就像文章一开头那位女士,当她把自己现在的处境与幼年故事连结起来后,她决定不再一昧顺从父亲的固执观念,也不再逃避手足间的冲突,试着和弟妹更平均地分担照顾父亲的责任,也许真实的压力减轻不多,但新的改变却让她更肯定自己的价值与付出,更带动了她在工作上的思想革新,她不再那么容易只着眼于自己失去的权益,而是看到更多自己成长进步的正向事迹,自信增加后变得比较愿意帮助下属,让她在职场上的人际互动获得改善。

试着回想自己与双亲和手足的互动,从一些让你记忆深刻的回忆中,可能会找到属于你自己的故事原型,试着用长大后的知识与眼光重新看待这些发生过的事,并转换角色想想看,也许你会发现当初所受的苦,可能是因为父母自己的议题,或是弟妹尚未成熟,而不是因为你不够好,重要的是如今的你已不同以往,你不见得需要从此对类似的情况耿耿于怀或逃之夭夭,要记得你是自己故事中的主角更是导演,拥有改变自己人生剧本的能力,要做一个让自己喜欢的「老大」。

★图片为版权照片,由达志影像供《ETNEWS新闻云》专用,任何网站、报刊电视台未经达志影像许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转载!

本文经授权转自:《与弟妹年纪差距越少,越常被迫提早长大...心理师说出,家中排行老大们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