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周刊/财经名嘴曾光辉 从负到正的不凡人生
文.洪佩玲 摄影.郑暐琪
财经名嘴曾光辉,曾经是世人眼中的浪荡子,也曾经迷失在投资领域中。后来曾光辉靠着十几年前刚入行师父传授他的「太极操盘法」,自行加以改良,除了在股市从未失手,也因此成为财经媒体宠儿,如今视野更加远扩,不论任何新闻议题都有其独到的分析见解。
巴菲特在一次波克夏股东会上曾说:「想要一辈子都能投资成功,并不需要天才的智商、非凡的商业眼光或内线情报,真正需要的是,有健全的知识架构供你做决策,同时要有避免让你的情绪破坏这个架构的能力。」财经名嘴曾光辉充分运用了这个逻辑,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不论是引领众多会员的华信投顾分析师,或是课堂上引经据典的讲师,甚至是舌粲莲花的名嘴,他都能将不同的角色逻辑式的分析问题,也让他擅长于「从复杂的事找出一个规范」。目前每月通告量高达三十场的曾光辉,曾经一天最多跑三场通告,一向善于梳理各类资讯的他,除了每天晚上可以在三立陈斐娟主持的《54新观点》、蔡韦葶主持的《2100全球财经》、中天戴立纲主持的《新闻龙卷风》及东森刘宝杰主持的《关键时刻》等节目中,听他谈论政治甚至财经议题,后续「触角」更延伸到娱乐性,不论是军事、政治、科幻、历史、运动及演艺娱乐,没有一样他不行的,他总能用生动有趣的解说方式,帮助观众深度了解「眉角」,分析时的专业见解及创意总是有其独到之处,他的粉丝及会员跨越两性、没有代沟,相信也是他始料未及的。赌运开窍后──决定走财经之路曾光辉出身小康之家,父亲是公务人员,领微薄的薪水要养活全家有点吃力,母亲为了多赚点钱而帮人缝衣服及「办桌」,加上母亲有理财头脑,终于让家中资金较为活络。而所谓「有土斯有财」,父母一有闲钱就会买进便宜的土地,但也因为眼光不够精准,终究卖不出好价钱,印象中只有一块土地卖出高达一百倍的价钱,但当时年纪小,也不懂为何父母辛苦工作,却无法让家庭经济有所起色。
高中求学曾光辉可说是「风云人物」。当时高中生活对于曾光辉可说是苦闷的象征,脑筋动得快的他,在一次与同学玩麻将赚到钱后,让曾光辉体认到,「原来打麻将可以赚钱耶!」之后,他在宿舍开起小型赌场,自己充当庄家,最高一次连庄十一,赢了一万多元,从此让曾光辉陷入理财陷阱,他把赌及运气当成赚钱的目标,而赌桌上的获利也让他暂时忘却了家里没钱的现实,长达半年时间他不曾向家里拿钱,着实过了半年的开心生活。这一天,大家忙着准备升高三的期末考,教官突然冲进寝室查勤,也让曾光辉赌徒人生见光了!而事件发生后在同学背叛的「照料」下,曾光辉一人独揽原罪,面临「退学」或「留级」的人生选择题,成了他人生最重要的第一个转折点。「没读书的儿子,未来要做什么?只有两条路,一条是做『兄弟』,一条就是找一份吃苦耐劳的工作去做。」在幽暗的空间里,望着父亲卑屈的放下身段恳求教官的背影,让曾光辉刹那间觉醒了。于是,他留级一年后,开始认真读书,最后考上逢甲大学企管系,也开启他后来前进财经之路。大学时期曾光辉从埔里到台中读书住校,印象中,有一次回家跟父亲要房租及零用钱两千元,看着父亲皱着脸:「晚一点再给你可以吗?」事后才知家中发生变故,父亲去跟邻居借钱,看着每次跟父亲要生活费,他从口袋掏钱速度缓慢,当下让曾光辉知道,「我只能靠自己努力赚钱,不要让父母为钱烦恼。」因此,曾光辉大学时期不断打工,努力想要致富。如果负债运用得当,也可以创造出高额获利,善用杠杆操作的方式借钱投资,是可以快速地让财富增值;相反的,如果没有做好理财理债规划,在人生的理财路上就是吃亏的开始,曾光辉在入伍期间,犯了第一次的理财迷思。当时军中每月收入约三千元,没有任何存款的曾光辉,却因人情而投保,首期保费三万多元只好先跟军中班长借钱,说好每月还款两千元,然后自己苛苛扣扣的省钱过生活,如他说:「能走就不要坐车,能吃粗饱就好。」就这样在退伍前一个月终于把债还清。三大理财迷思让人生归零负债投资虽然有可能创造获利,但过于扩张信用、高杠杆投资是曾光辉犯了第二次理财迷思,他忽略了承受的负债比率,将是财务健全的重要课题。退伍后曾光辉进入信用合作社工作,两年后,有感于当时贷款利率约一一%,员工又有优惠贷款只要九%即可。因此,曾光辉以总价四三六万元,买下约五十坪的预售屋,头期款靠着母亲赞助二十万元解决了问题,预计两年后完工,从此,曾光辉背了三百万的房贷,以当时月薪才两万七千元的他而言,要负担每月本金加利息的二万七千元的房贷压力,这时,他才意识到房贷的压力已经超出他所能负荷的范围,也就是他犯了理财第二个迷思。虽然方便的借贷工具,可以一解燃眉之急,但也会成为戒不掉的习惯。曾光辉当兵时,因军中同袍每天都会借由电台及晚报获得股票讯息,并且不时炫耀一天甚至可以从股市获利三万元,让曾光辉兴起想借由股市赚大钱的念头。但因当时身边并没有存款,直到出社会后,他决定进场买股票,只好开口跟老婆借钱,第一档不免俗的就是买了龙头电子股,以五十元买了三张台积电(2330),但放了三个月,股价才涨到五十二元,他觉得这样温吞买股获利太慢了,于是,他再次犯了理财第三个迷思,就是用融资。当时曾光辉靠着台积电获利的二十万当本金,却用融资跟银行借钱买了力捷,那时半导体很流行,听同事说这档股票很好,一档182元,买了六张,用融资五十万加上二十万本钱下去买,第二天涨到190元,他决定续抱不卖,又过两天跌到182、187、185元,结果最后惨遭断头命运。
最高纪录一个月当冲七百万,第二个月减少到五百万,结果三个月后发现只小赚了二万元,他意识到钱都被营业员赚走了,决定转到证券公司当营业员。曾光辉由此体认到,如果不想让负债成为个人或家庭投资理财上的绊脚石,一般大众必须学会更有效率地「管理」负债,以及建立正确的「负债」观念。(文未完)
【更多精采内容,请见《理财周刊》718期,便利商店及各大书店均有贩售】【提升理财力--理财课程资讯www.moneyedu.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