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周刊/iPhone热度不如预期 非苹阵营趁虚而入

文/高志

由于苹果十周年纪念大改款机种iPhone X预购及开卖日期较iPhone 8延后一个月(十月二十七日及十一月三日),加上先前众多手机品牌厂就选择将行销资源与推出新机时程展延到 iPhone X发表后,有望趁此空窗期(多数消费者恐要等到年底才能拿到,可能会错过感恩节旺季)积极抢市。

iPhone 8买气不足 iPhone X考验不小

除了iPhone X延后出货后外,iPhone 8的预购数字似乎也不如预期。根据凯基投顾分析,iPhone 8 (含iPhone 8 Plus)首周末预购的结果,显示买气明显受到iPhone X的高潜在需求压抑,目前iPhone 8的出货时间普遍少于一~二周,远低于过去新款iPhone出货时间三~六周或是更久(新款开放预购不久后,因初期共应紧绷与需求强劲)。

另一个有待市场考验的则是iPhone X FaceID的使用者体验,苹果软体工程资深副总裁Craig Federighi在发表会展示Face ID功能时,出现系统无法辨识、要求改以密码解锁的情况,虽事后苹果声明澄清失败是示范时,红外线相机系统同时侦测其背后位于座位区的观众脸谱,或是舞台上其他工作人员脸谱,造成系统判断异常导致手机锁死,因此要求手动输入数字密码作为验证(辨识失败两次后会自动锁死,需要输入密码才能解锁),但仍让人担心其宣称错误率仅在百万分之一的辨识能力,最终销售力道能否如市场原先预期强劲,仍有待观察。

考量iPhone 8预购热度不如以往,iPhone X又尚未开放预购,无法了解市场需求强度,预期市场资金将会由股价已涨多的iPhone先行获利了结,转向拉货转趋积极且股价基期偏低的非苹供应链(原先观望的品牌厂新品将陆续上市),盘面多头主攻部队也将因此轮替。外观设计差异性 非苹将跟风抢市

富邦投顾预估, iPhone X上市将影响智慧型手机产业未来发展的七大趋势,包括AMOLED荧幕、SLP (substrate-like-PCB,类载板 PCB)的L型电池、3D 感应与AR/VR、十八比九显示比例、COF (chip on film)无边框金属边框与玻璃背盖及无线充电。而在外观上最明显的差异就是取消Home键改为十八比九的全荧幕,以及改用AMOLED面板荧幕及金属边框与玻璃背盖,可预期将是非苹阵营率先跟风的设计改变。

由于十八比九全荧幕设计提供更佳的美学设计及实用性,优点之一是手机上方及下方的荧幕空间会增加(面积增加11~13%),可显示更多文字,也可分隔画面多工应用。其次是可改善游戏及VR体验,因这种比例可以将画面和触控区域最大化,体积缩减也让使用者可以单手操作

中国手机厂 积极转向十八比九荧幕设计

目前对全荧幕设计态度最积极就属中国手机品牌厂,华为Mate 10、VIVO X11、红米PRO 2及魅族PRO 7均搭载18比9手机面板,且面板厂历经第二季产品线调整后,第三季起可望全面供货,供应商包括高阶的JDI、LGD、夏普,台湾的友达(2409)、群创(3481)、彩晶(6116)、华映(2475),以及中国的昆山龙腾光电、天马微电子及京东方。WitsView预估,2017年18比9以上全面屏机种主要仍由三星、苹果的旗舰机贡献,整体渗透率约10%,待其他手机品牌布局完备后,2018年渗透率才有机会大幅跃升至37%,连翻近三倍。由于荧幕比例从16比9转变为18比9,主流尺寸也从5吋增加至5.5吋、5.5吋增加至5.72吋及5.5吋增加至5.99吋,约可多消化12%的产能,另因良率可能降低,导致供给减少、报价上涨。由于不规则面板切割上较不具经济效益,制程复杂且良率较低,平均价格将可提升10~20%以上。

华映第四季量产 股价有望复制彩晶走势

就国内面板厂量产时程来看,友达18比9全荧幕产品已于第三季底可大量出货,就看客户端认证的进度。群创则是在第二季开始着手产品线建置,第三季也已开始陆续出货。

彩晶七月底已开始量产5.7吋HD+及6.2吋HD+面板,八月量产5.5吋及6吋面板,第四季会推出更多产品,且所有5吋以上产品都会改成18比9、大多搭配On Cell触控出货。因第三季厂商尚末全面拉货,营收贡献占比仍不高,第四季出货量将会大增,下半年产能利用率维持在90%以上,法人预估第三季营收季增率在40%以上。

华映今年开发的全荧幕面板,是搭配incell触控出货及采用COG封装技术,目前已送样中,预估第四季可量产。2018年则计划升产采COF封装技术的全荧幕面板,有利开发中高阶手机订单。考量华映与彩晶同样具有集团背景,具有作帐的诱因,随着第四季进入量产阶段,股价有望复制彩晶在第三季的涨势。

今年第四季起旗舰手机荧幕主流规格将采用COF技术封装的OLED及LTPS(low-temperature polycrystalline silicon,低温多晶矽)面板,此制程可让手机底部边框长度缩短一.五毫米,使外型更接近全荧幕设计。

韩国业者已在扩大双层 COF产能,主要用于满足针脚数三千pin以上的高阶AMOLED 面板需求;针脚数1500~3000pin的高阶LTPS面板则可采用性价比较高的半加成法(semi-additive),易华电是全球唯一半加成法产能的业者,将会是此趋势下的最大受惠者,可预期明年营运一定会大幅优于今年。

OLED逐渐成主流 和鑫、帆宣订单需求增

随着中国OLED面板产能陆续开出,OLED面板也将逐步成为手机主流规格,预期中国厂对于触控感应器需求也将有增无减,少数具量产经验的和鑫(3049)最有机会搭上此商机列车。

和鑫主要为三星进行on-cell AMOLED前段触控感应器代工,营收占比逾90%。和鑫也有耕耘中国OLED面板厂客户,凭借过去量产经验的优势,可望大幅提高切入中国市场的竞争力。因应市场需求,公司今年资本支出18亿元,用于扩充OLED触控感应器产能,月产能将由3.3~3.5万片(替三星代工生产,出货占比近七成),一举提高到四万片,第三季开始装机,最快第四季就可投产。设备厂帆宣(6196)为美商应用材料(目前为其第三大客户)代工面板相关设备,受惠OLED设备需求增加,客制化部门营收成长达五成,目前更传出已间接打入韩国OLED厂供应链,加上中国面板厂积极耕耘OLED市场,公司也正与中国面板厂洽谈采购购设备事宜。今年七月在南科也在购地动工兴建第二座厂房,有利就近争取美商应用材料的新厂订单,增添长线萤运动能。

【更多精采内容,请见《理财周刊》891期,便利商店及各大书店均有贩售www.moneyweekly.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