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周刊/马凯:「当代」双谬 贻害无穷

文/马凯

代表人民监督政府部门的立委们也来凑热闹,审视审计部资料,赫然发现四大基金外代操都问题重重,不但有六家代理操作的投信业者其绩效连大盘的表现都不如,而且整体委外操作的收益率惨不忍睹,就劳退基金而言,劳退监自行经营的成效更优于委托经营。

凡此种种,都被军公教劳的苦主们与民意代表朝代操者背信图利、营私舞弊的方向查察。

事实上,不论查缉结果能否证明代操者以不当手段牟利,我们认为其可能性甚低,目前四大基金的经营管理确实存在严重偏差。问题的关键,即在于经济学理推敲甚深的「当代」问题。

在经营管理上有一个盲点迄未能完全破除,那就是当事人委托代理人经营利益攸关业务时,代理人如何能确保忠诚为当事人谋取最大利益而不苟且怠惰乃至中饱私囊。因而许多诱因机制设计就担负起补偏救弊的责任;不过诱因机制究难完美,问题始终无法全然解决,而诱因机制的设计愈是草率,当事人与代理人之间的关系愈是疏离与复杂,当事人的利益就愈难保全。

以劳退基金为例,在个人退休帐户中的钱本劳委会或劳退监所有,却由他们负责自行操作或委外代操,前者已与当事人隔了一层,后者则隔了两至三层以上,则经营绩效不彰乃至弊端重重,自难避免。即使就自行经营而言,负责操作或委外的公务员,基金既不归他们所有,领取微薄的薪俸,赚了没份,赔了也无须负责,而其待遇与真正的投信机构相去极为悬殊,却又每人承担数十亿资金操作成效的重责,期望能有出色的表现,形同缘木求鱼

最可怪的是,这数千亿基金本为劳工血汗钱棺材本,但他们却丝毫无缘置喙,天下不平岂有甚于此?若仿先进国家成例,让每一个帐户持有者,都能在一定范围之内自选投资对象,「当代」的谬误,庶几可稍得匡正

【更多精采内容,请见《理财周刊》638期,便利商店及各大书店均有贩售】【政府不可靠,老师让你靠。课程活动详见www.moneyedu.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