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整合模式突破性思考:未来一宪 近期两府

毕殿龙

民进党先由谢长廷的「宪法各表」再到民进党两岸政策的初稿宪政共识」,又到今天郭正亮的「宪法对话」均和宪法有关。两岸关系突破应该首先寻求台湾蓝绿最大公约数,然后再求得两岸最大公约数。毕殿龙认为,用「未来一宪,近期两府」,即「双黄蛋」模式,可获得两岸关系的巨大突破,进而构建两岸长期超稳结构。所谓「「未来一宪」,就是两岸共同协商一些共同条款最终通过各自的程序,成为两岸各自现行宪法的补充条款。近期两岸政治谈判基础,远期是两岸长期和平的保障,实际中又不至于影响到各自现行的制度,改变实质分治的事实。整体上,譬如是一个」双黄蛋」,「中国」是其坚硬的的外壳,内部是两个独立运作政府。「未来一宪」从民进党角度看,宪法对话比宪政共识更靠谱:宪政是动态的、更多涉及到两岸政治法律的实际运作,因两岸目前差异很大以至于等同刁难设限,短期内无法谈判,达成长期稳定架构。宪法对话,则可在两岸各自宪法中,找到历史的联结和共同的基础。从而正视差异,约定步骤、消除焦虑。民进党是两岸架构长期超稳定结构最大的障碍,按照其思路,畅想一种政治模式,可以让两岸的共识尽早形成。按照短板理论「未来一宪」是从民进党的「宪法各表」和「宪政共识」整合而来,经过一定的酝酿,应该能够获得其基本的回应和认同。从国民党角度看,「未来一宪」更不成问题。目前国民党奉行的「中华民国宪法」比民进党选择性理解的中华民国宪法和中国大陆有更多的历史、政治联结,在主权上也有完全的覆盖。只是因为两岸内战分裂的事实,而在行使各自的治权。如果大陆能够正视和尊重这个事实,就可和国民党一起将民进党首先凝聚在和中华民国宪法的框架上来。台湾蓝绿对中华民国宪法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共识,才是「未来一宪」甚至是其他任何政治和长期和平架构的基础。一个中国认同本就是大陆的底线,国民党应该将之诉求民众,维护中华民国宪法的完整性。这不但是政治理念的坚持,也是在民进党没有完全接受中华民国宪法之前,最好的选举利器。从大陆看,最大的疑虑是,这会让自己在未来放弃现在的政治模式。大陆高层必须抓住历史机遇,战胜自己的政治思维定式,思考「未来一宪」现在制定的可行性,未来发展可能性。没有任何一种制度是千年不变的,要给人民未来做出各种选择的可能性。用「一国两制」模式解决台湾问题,不但在法律上无法给台湾提供长期的政治保障,对大陆民众也不尽公平:都是中国人,凭什么台湾就可以实行一个特殊的制度?而大陆人民就不能有其他的选择?「未来一宪」不但可以满足大陆民众对未来有其他选项的希望,也是用法律提供「一中」框架的保障。「未来一宪」从近期看,为宪法对话提供一个切实可行的方向;从长期看,为两岸描述出一种宪政的畅想和希望。任何政党或政府不能武断地决定,数十年甚至数百年政治体制的不变,应该用法律的形式,描述根据社会历史的发展,包括两岸的统一的时间和方式,也应该未来由民众自己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这种选项不但是符合历史发展的规律,也是对后人智慧的信任。「未来一宪」,在大陆方面,仅仅开放的是多年之后民众对政治制度水到渠成选择;对台湾来说,获得现实中包括获取更多国际空间在内的实际发展利益,排除的仅是不可能实现的台独选项。两岸签订长期超稳定架构之后,可以在一个中国的外壳下,寻求国际社会开启一个特例,让台湾自由参与到国际社会中。当然,应该包括台湾改变现状时,所享有的国际空间,由联合国监督下自动归零的制约条款等。「未来一宪」要对两岸的未来有包括排除台独前提下,不以武力改变两岸现状,未来两岸统一的时间和方式,由两岸人民自由意志共同决定之。不会对两岸现行政治制度产生任何影响,但对台独选项会有明显的、有法律效率的约束。同时也化解了两岸长期分治可能导致随时分裂的焦虑,让急统顺势转变成为更两岸更长期和紧密的交流。两岸关系的发展,尽管都在不断调整自己的思路,但因为两岸高层的坚持和解决问题的思路所限,在历史的各个阶段总是相互间慢了半拍:两岸最认同一个中国的时候,一个要解放台湾,一个要反攻大陆;当一方不再高喊解放台湾的时候,坚持一个中国但必须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而台湾却抛出的却是两国论;当大陆不再坚持两岸一个中国必须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时候,台湾因为蓝绿无法达成自己的共识,连「九二共识」的基本一中框架都难以认同。两岸问题的真正解决,必须站在历史的长河中,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下,超越党派、超越政治制度,用更开放的思维来思考。台湾不同于香港,只有真正的融合才会有真正的统一,只有有法律的保障,两岸关系的发展才不会因为彼此政治和经济的原因,随时可能发生特大的变数。两岸关系的解决不但是两岸裂痕的弥合,也是一个取长补短、互为鳗鱼效应,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共同提升的一个过程。一个中国框架下,保持各自相对的独立性和发展特色,未必不是中华民族发展过程中多了一个备份,犹如鸡蛋不要放在同一个篮子里。仍以「双黄蛋」为例,在没有开吃,及没有完全统一之前,就是一个中国下的两个治理政府;如果决定开吃,双黄蛋的两个蛋黄如何融在一起,这就要看两岸民众选择什么样的吃法。不同的吃法,会有不同的融合程度。这种整合要看两岸宪政的差异性减少到什么程度,否则,两岸只要有一方不同意,就需要继续等下去。只要不台独和去中国化,大陆人民任何时候,都不会支持武力统一的。习近平魄力和对宪政的包容,如果能够撑过去和既得利益的前两波较量。大陆的改变的加速,会是这两代人可以看得到的。

发现美洲新大陆的航海家麦哲伦将鸡蛋在餐桌上没有竖起来之前,每个人都认为不可能,但当他真正竖起之后,每个人都认为原来这么简单。两岸长期超稳定架构的建立,就需要更多的智慧,更大胆的突破。

●作者毕殿龙,河南,资深评论员台海评论家,以写国际时事和台湾评论为主。以上言论不代表本报立场。ET论坛欢迎更多声音与讨论,来稿请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