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港观盘-弱经济周期行业 投资机会浮现
11月初FOMC会议如市场预期,宣布将削减自2020年3月以来的无限量QE的购买规模。按部就班的减量不存在预期差,重点在于速度,美国联准会(Fed)预计11、12两个月分,各削减150亿美元的资产购买,以后每个月可能按照类似幅度削减购买,优于原先每月削减200亿美元的预期。另外,联准会主席鲍尔强调,减量不等于升息,现在还没有到升息的时候,缓解市场对于升息的担忧。
关于升息时点,可从联准会的二大目标来分析。首先,从物价角度,通膨一直是市场分歧最多的地方。此次联准会维持通膨暂时性的观点,符合之前将平均通膨纳入货币政策决策框架,提升对目前通膨的容忍度,但联准会并未明确平均通膨的计算窗口。因此,亚特兰大联储银行分别就六个月~八年进行估算,不论何种计算窗口,美国的通膨水平已经满足2%的平均通膨目标。
其次,从就业角度,美国官方失业率回落至4.6%,为2020年3月疫情以来的新低,但劳动参与率为61.6%,仍较2020年2月减少1.7个百分点。根据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PIIE)测算,若不考虑劳动参与率恢复疫情前水平,每月新增就业人口仅需14万人,2022年中即实现4%的失业率目标。因此联准会为了平衡充分就业与物价稳定的双重目标,2022年下半年升息机率增加。
联准会即将缩减购债,预示全球流动性拐点的临近,中金公司测算全球四大央行:美、日、欧、英国央行的资产负债表规模年增率变化的拐点,最快可能是2021年底。过去经验,全球流动性减速+全球PMI上行阶段,MSCI新兴市场表现不弱,美元、美债也未走升。因此,流动性的变化只是放大增长落差,若新兴市场保持增长潜力,有望扭转流动性拐点的压力。
大陆10月官方制造业PMI为49.2,为2017年以来同期最低水平,连续两个月低于荣枯线,延续第三季的经济特征,供给受限、需求疲弱、量缩价升。
其中,生产指数回落至48.4,高耗能行业指数低于45,能耗双控的供给约束将令工业增加值维持低位;而价格指数较上月提升,让最新公布的10月分PPI年增率达13.5%,再创新高。不过,监管层对能源保供的强力调控,让煤价已大幅下行,中金公司预计近期PPI将达到历史高点。
低需求与高成本开始挤压企业盈利,A股剔除金融的第三季单季度净利润较上季下滑16.71%,第三季的现金流入占收入的比重为-0.4%,经济周期开始影响企业现金流状况。第三季业绩来看,以电动车、半导体、太阳能、风电等高端制造业依旧是景气主线,增速分别达到59.4%、79.6%、60%、37.9%,超预期的是风电,体现产业链降本增效的加速。
第四季大陆经济周期向下,盈利增速出现压力,市场处于盘整阶段,以结构性行情为主,其中,弱经济周期属性的行业可能占优。
天风证券运用金融工程建立行业轮动模型,估算金融、周期上游、周期中游对于现金流的beta值高,也就是对经济的景气程度敏感度高,因此在现金流下行时应当配置周期下游、消费、成长。关注政策支持、订单和排产充足的新能源产业链,以及提价反映成本、盈利性有望回稳的食品饮料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