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港观盘-跨市场比较优质陆企的投资机会
2021年甫开始,港股即以亮眼涨幅迎接牛年到来,其中,南向资金加速流入更是值得关注的指标。2020年南向资金净流入港股已创下6,721亿港元的历史新高。但2021年截至1月19日短短12个交易日,南向资金累积净流入竟达1,853亿港元,相当于2020全年流入的28%,再次点燃市场对于港股的热情。
多年来估值在全球垫底的港股,曾让很多投资人感到失望,特别是相较于大陆A股的行情。2020年初爆发的新冠疫情,对陆股的影响可用「先进先出」一词来形容,自同年3月起,在产业有序复工复产下,大陆经济复苏步伐领先全球,因此A股涨幅表现亮眼。
反观港股,即使2019年中资企业占港股市值已达73%,2020年却因地缘政治风险和海外疫情扩散的制约,不只落后A股,甚至跑输其他新兴市场。这与港股长期以来权重集中在金融、地产和腾讯,缺乏新经济和科技活力挹注的结构性问题有关。
这些缺点,随2018年以来港交所采取的多项改革原本正在改善;前期累积的努力,其效随着中概股ADR回流和大量新经济公司在港IPO,到了2020年愈来愈明显。遗憾的是,过去一段时间,发展势头再度遭遇国际地缘政治风险和疫情的压抑。
然而,为何此波南向资金来势汹汹?笔者认为,可以从资产配置和性价比的角度观察。大陆上市公司分布在A股、港股和ADR,本质上应该放在一起横向比较,才能选择最合适的投资机会。
大陆一般非以港股为主要投资标的的公募基金,可投资港股的上限为50%,但是以2020年第四季数据来看,港股配置比例才首次突破10%。
在2020年公募基金买进持有的A股蓝筹白马股涨幅过于惊人的风险意识之下,港股和ADR可选择的优质标的性价比明显较高,因此导引资金南下。
另一块估值备受压抑的优质资产是互联网。大陆互联网高速发展造就了一批具有竞争力和高成长的公司,并受到资本市场的青睐。但2020年11月蚂蚁集团宣布IPO暂缓、市场监管总局公布「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征求意见稿」之后,投资人担忧情绪陆续扩散,行业本益比在12月底更跌至平均低于一倍标准差之下。
互联网的反垄断并非全新政策。但从近期监管动向来看,的确已成2021年的立法重点,投资人有必要提高警觉。从过去的反垄断案例来看,2009年腾讯被奇虎360指控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最后腾讯固然胜诉,但是经营策略已逐渐转为更开放、打造共生共荣的生态体系。
2020年12月市场监管总局对于阿里巴巴、阅文集团以及蜂巢公司未依法申报经营者集中的行为,则是分别处以人民币50万元罚款。
总之,投资人应密切关注:(1)续推出的监管细则,是否会改变相关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和战略方向;(2)垄断行为虽不易被证明,但不公平价格行为、限定交易、大数据杀熟和不合理搭售,则是相对能被监测和管制;(3)由于OTA平台在过去两、三年已逐渐调整其商业模式,电商平台的二选一策略未来也可能消失,竞争环境将日趋公平和健康,但这不表示龙头公司累积的优势会快速消失;(4)实际处罚是否会影响公司的长期经营。
平心而论,反垄断不但不是市场经济的毒药,反而更有利于行业的有序竞争和健康发展。未来监管将是新常态,政府的主要职责,则是在限制龙头公司过度发展和鼓励优质企业不断创新之间,找到合理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