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经济大战会降温吗? 探索「拜登新秩序」的样貌

●乾隆来/纽约大学金融硕士,曾任金公司副总经理

美国总统大选结果在惊涛骇浪中似乎已定,民主党拜登即将登上总统大位。当然,台湾关心的莫过于接下来的美中贸易关税科技战;美国媒体最关心的,还是第二轮纾困案,但,现在却还未能看出拜登的政策真正走向,各方也只能静心等待新未来的发展。

由沃尔玛、苹果、娇生等美国龙头企业组成的企业圆桌会议(Business Roundtable)执行长博尔顿(Josh Bolten),在11月17日召开记者会,公开呼吁胜选美国总统的拜登,尽速撤除对中国进口货品惩罚性关税,也要求拜登「重建」(reengage)与包括中国在内、受到川普损伤的关系

▲企业期待拜登能够重启美国与中国的贸易谈判。(图/路透社

博尔顿认为,川普对高达3,500亿美元的中国输美货品课征的关税,最终伤害到美国的消费者。博尔顿是共和党员,曾经在布希总统任内担任白宫幕僚长,他个人,以及显然代表美国龙头企业的观点认为,川普总统借着惩罚性关税与中国谈判的手法太激进,反而导致谈判的进行变得极为困难,拜登要重启与中国的谈判,取消川普的惩罚性关税应该是严肃谈判的开始。

博尔顿的记者会,揭开了「拜登经济新秩序」论战的序幕。

拜登坚守模糊战术,避免触及中美敏感议题

就在博尔顿记者会的前一天,宣布胜选的拜登与副总统搭档贺锦丽在德拉瓦州威明顿市的皇后剧院,首度发表他们对经济政策的规划,但是,拜登显然并没有要推出戏剧性、一八○度转变的经济政策,至少在他的白宫团队成形之前,拜登仍然紧守经济模糊战术。

拜登在竞选期间所提及有关经济政策的诉求,都是围绕在美国国内经济分配的议题,强调中产阶级在川普的关税战争中,财富、消费与就业都受到伤害,至今拜登对于敏感的美中贸易、科技以及金融战争的议题,还是采取极为谨慎、模糊的态度。隔日对于博尔顿立场明确的呼吁,拜登的胜选办公室(President Elect Office)也不愿做出任何评论。

拜登所面对的经济问题,大致可以归纳几个层面,首先是面对疫情封锁以及在总统大选期间被两党卡住的第二轮纾困方案;第二层是对2021年经济复苏,所必须预作准备的货币与经济政策;第三层是已经在川普任内形成美国各界的共识,要吸引制造业投资、创造数以百万计的新增就业;第四层是与国际贸易相关的议题,核心挑战是要不要重回多边谈判格局;第五层,也是最敏感的,自然就是与中国的贸易、科技与金融战争。

▲如何处理如华为之类的中国科技公司,也成为拜登的挑战之一。(图/CFP)

但是拜登至今还紧守在第一层的疫情封锁议题,一直用「戴口罩」的象征来与民众沟通,11月16日拜登与贺锦丽虽然敲锣打鼓,说要首度宣示经济政策主轴,但是拜登上台后的演讲并没有新意,仍然围绕在竞选时期的主轴,从「戴口罩」出发。拜登戴着口罩上台演讲,说许多州与城市的新增感染人数创下新高,地方政府发布在家隔离的命令,美国人的消费活动再度受到压抑,拜登说:「我最优先的工作,就是要控制疫情」、「戴口罩不是弱者的象征」、「全民都应该团结对抗疫情」,而他自己家里庆祝感恩节的聚会,将会控制在10人之内。

两党斗争火热,拜登不愿妥协纾困金额

美国主流媒体在选举期间一致强烈支持拜登,但是对拜登首度的经济政策演说,也不免流露出失望之情,例如《华盛顿邮报》的标题就说,拜登经济政策演说的重点,不在他说了什么,而在他不愿触及的部分,《华邮》没有去挑战拜登的中国关税问题,只说拜登至今不愿妥协、没有递出橄榄枝、无意与共和党领袖就第二轮纾困案进行实质讨论,他的经济演说「只围着上学与经济隔离的问题周围跳舞。」

对台湾来说,美中贸易、关税与科技战,当然是我们最关心的议题,但是美国媒体最关心的,还是第二轮纾困案。过去半年的总统竞选期间,民主党众议院通过3兆美元的第二轮纾困(HEROES Act),被共和党参议院全力阻挡,财政部长梅努钦(Steven Mnuchin)、共和党参议院领袖麦可唐纳(Mitch McConnell)与众议院议长裴洛西(Nancy Pelosi)等两党领袖进行了多轮的谈判,每次都无法达成共识,这段期间只靠川普的行政命令维持失业补贴,但是即使第二轮纾困一毛钱都无法落实,所有媒体、经济学家,甚至联准会主席鲍尔都认为缺乏第二轮纾困金会造成灾难,美国经济仍然顺畅运行。

▲美国国会大厦。(图/CFP)

拜登对于第二轮纾困案的态度,显示即使总统大选已经落幕,但是共和党与民主党的政治对决并没有缓和的迹象,拜登甚至在演讲中刻意提及今年5月裴洛西主导通过的HEROES Act,把谈判的底线又拉回到3兆美元,即使民主党内的经济学家们纷纷建议,赶紧与共和党达成共识,及早发出失业、纾困、助学贷款、中小企业破产补助的救助方案,拜登仍然毫无妥协的意愿,显示纾困案至少在12月中之前,都不会有实质进展。

不过,在总统竞选期间拜登呼应了民主党左派所提出的各种劳工补贴、学贷减免等福利政策,他支持具有高度争议、将联邦政府制定的劳工最低基本时薪,调高至15美元,支持一度与他竞逐总统大位的左派大将――麻州参议员伊莉莎白‧华伦(Elizabeth Warren)所提出的主张,包括每一位学生的助学贷款「全数减免1万美元」,每月增发200美元的社会安全补助,还有将劳工的急症就医得以请领带薪病假的适用范围,扩及到兼职人员、共享经济的劳工等。这些在竞选期间为了整合民主党内左派阵营的选举支票,陆续都将在拜登就任之后见真章

中国推动签署RCEP,美国可能重回CPTPP多边谈判桌

11月15日,也就是拜登发表经济政策演说的前一天,由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推动多年的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协定)完成签署,参与的国家包括日本、韩国、澳洲、纽西兰,加上东协十国等总共15个国家,RCEP将成为全球人口最多,经济规模最大、贸易总额仅次于欧盟的超级自由贸易区。

RCEP的签署时机,当然对于正要上任的拜登带来一定的压力,拜登对于川普放弃多边架构,改采一对一的双边贸易协定政策方向不以为然,拜登言明他的贸易与外交政策将会迥异于川普,拜登说:「伸出手指指责我们的朋友,同时拥抱独裁者的做法,我完全不同意。」川普在2017年从跨太平洋伙伴协议(TPP或CPTPP)撤出,拜登是否会让美国重新回到CPTPP的谈判桌,取回多边贸易协定的主导权,将是各界观察的焦点。

▲RCEP先前于2020年东协峰会上完成签署。(图/路透社)

重回多边谈判的架构并不困难,关键在CPTPP或者RCEP的多边架构到底有多少实益?拜登虽然明确表达反对川普贸易谈判路线的立场,但是他的论述却又缩回美国的国内议题,他的贸易政策是「投资美国劳工,让美国劳工更加有竞争力,要确保在进行贸易谈判时,美国劳工的利益被放在谈判桌上,也要在我们签署的贸易协定,放入环境保护的议题」。

拜登批评川普得罪欧盟等长期友好的国家,因此将致力于修补与德国等国家的关系,用「打群架」的方式来制衡中国的崛起,另一方面放弃川普的惩罚性关税手段,重新与中国恢复谈判。

反中在美国是民意的主流,拜登虽然批评川普对中国的政策,但是还是强调他对中国将采取强硬的立场,只是采用的施压战术不同,拜登对中国的谈判战术到底如何,恐怕要等到他的国务卿、商务部长、贸易谈判代表人选逐渐明朗,才能看出端倪。

对中贸易战、科技战与金融战,拜登的变数更大于川普

拜登对中国的经贸谈判,最终的关键议题仍然在三个层面:第一,惩罚性关税是否调降;第二,对华为的科技封锁是否放松,以及最终以中国上市公司做假帐、要求帐务透明的《外国公司问责法案》是否贯彻施行。面对贸易战、科技战与金融战三个面向的课题,拜登声称缓和的战术,如何避免掉入「投降」的陷阱,是否能够找到与川普不同、庖丁解牛切点,就看拜登以及他的团队所设定的战略目标,以及他坚称的灵活战术是否奏效而定了。

实际上,相较于善变、容易随着个人好恶瞬间改变方向的川普,拜登对中国经贸谈判的不确定性恐怕更加难测,拜登强调团队协调、凝聚共识,但是美国国内共和与民主两党恶斗炽烈、亚洲各国的政局也复杂多变,拜登的和解谈判路线,如果一开始没有订定具有高度的战略方向,恐怕将会在混乱中摇摆不定,一事无成。

例如这次日本首相菅义伟积极参与RCEP的签署,就可看出日本虽然是美国坚定的军事盟友,日本国内在经济议题上,仍然存在高度不确定的摆荡空间现状。安倍将首相大位交给菅义伟之后,日本国内亲中的经济势力迅速抬头,例如经营状况步步衰退的日产汽车,对于中国市场的仰赖度极高,而手中抱满烂头寸的日本金融业,结合中国关系良好的伊藤忠等商社,则认为有机会趁机把遭遇困境的一带一路基础建设案,由日商承接完成。

▲美国现任总统川普与总统当选人拜登。而撰稿者认为,相对于个人好恶分明且善变的川普,重视团队协调的拜登,其对中政策似乎更难预测。(图/路透)

日本虽然在安倍任内编列巨额预算,补贴从中国撤出的日商,但是被中国市场继续吸引的厂商仍然络绎不绝于途,RCEP的快速签订,就是在这样的气氛中找到突破口,菅义伟非常可能在2021年2月启动国会改选,日本摇摆不定的中国政策,遇到明年元月上任的拜登新团队,对于拜登中国谈判战略的设定,必然存在难以预测的变数。

另外一个影响拜登中国谈判战略的大国是印度,相较于日本,印度总理莫迪刚刚在11月完成的地方大选获得大胜,对中国的立场也极为坚定,是川普印太战略最关键的力量,印度在政治与企业领域对华盛顿有超乎想像的影响力,贺锦丽成为第一个入主白宫的印度后裔,美国的科技龙头公司高阶主管几乎全由印度人主导,华尔街的金融机构与对冲基金也布满印度人,拜登至今面貌模糊的中国战略如果能够逐渐聚焦,印度的态度与游说的力道,应该是不可忽视的力量。

「和解」是拜登入主白宫带来的讯息,拜登不断强调科学与理性的辩论,似乎即将带来稳健舒缓的地缘政治局势,不过,不论是民主党内、华盛顿的两党对决或是全球经贸剧烈的变动,加上亚洲极为复杂的政治板块摇摆,坚持「协调」路线的拜登恐怕得有神乎其技的政治手腕,才能在对立的党派之间找到和解的共识,这无疑是建立「拜登新秩序」最大的变数所在。

热门点阅》

劳金炒股案》陈唯泰/劳工血汗钱不应轻率看待

► 李沃墙/劳动基金弊案频传 制度改革刻不容缓

► 单骥/在大涨健保保费前 政府补上487亿元了吗?

► 钱世杰/存款王国的真相:当你一周凑不出10万怎么办?

●本文获授权,转载自《台湾银行家》。以上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欢迎投书《云论》让优质好文被更多人看见,请寄editor88@ettoday.net或点此投稿,本网保有文字删修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