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被锁定了吗?「人脸辨识」在台湾的人权争议(下)
●作者/何明諠
看上集
从政府采购网的资料显示,NEC(又名「恩益禧」或「日本电器」)应是台湾检警调机关人脸辨识技术的主要供应商。无论是警政署M-Police行动平台(报导见此)、新北市政府警察局、法务部调查局,都是采用NEC提供的人脸辨识系统。NEC同时也是检警调指纹辨识系统的主要供应者。
在NEC之外,其他供应人脸辨识技术的厂商如下:
移民署自动查验通关系统:神通资讯科技引入德国厂商VeriLook研发的系统高雄捷运广告看板:前线媒体(PilotTV)与资策会台北市智慧路灯:光宝科技世大运:工业技术研究院技转讯力科技超商、连锁店家广告看板:目前已知至少有中华电信
▲员警以人脸辨识系统反复过滤,最终查出迷途长者身分。(图/中坜警分局提供)
检警调使用(自动)人脸辨识的合宪与合法性
无论是国家或企业的监控,都会影响受监控者的外显行为与人格形成。因此人脸辨识,特别是具有自动辨识功能的人脸辨识系统,其作为监控科技的一环,所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合宪、合法与否」的问题。
根据我国《个人资料保护法》规定,无论公务机关或非公务机关,在个人资料的搜集、处理、利用上,若非取得当事人同意,即需要去论述公共利益、国家安全等的必要性。而特别是在检警调等执法机关的使用上,我国更已在大法官释字第535号指出,国家不得不顾时间、地点及对象,在街道上任意对人民做临检、盘查。任意临检不仅违反比例原则,也严重侵犯人民隐私权。
人脸辨识在街道的监视设备中使用,如其后端有串接人民的照片及户籍资料库,即可达成「即时的」身份识别;若再串接国家的犯罪或财务系统等,实质上将具备任意临检的效果。因此执法机关未来若在既有的监视器设备、智慧路灯或M-Police系统中增加即时的人脸辨识功能,无疑等同使人民的脸孔成为一张张活动的身分证,恐有违大法官释字535号的意旨。
误判导致的其他权利侵害
如前述所说,精准度是人脸辨识的另一风险。以M-Police为例,尽管台湾目前在M-Police的使用上并未爆发显著的错误识别案例,但在英国,警察近来才遭民间披露使用人脸辨识系统,其辨识的失败率高达九成以上。而即使是低误判率的人脸辨识,但若应用在有大量人潮经过的地方使用(如海关),或误判会导致严重后果时(如检警调的误判导致个人人身自由受限),就需更审慎的思考其必要性。
此外,目前部分的人脸辨识系统具有从脸部表情推断个人情绪(如讶异、生气、开心、生气、难过、一般等)的功能。然而个人的外显情感表现可能会因外在压力改变,甚至辨识系统本身也可能根本误解了个人目前所处的心理状态,但透过机器,以某种「客观」的方式判断,不仅会影响受监控者自由表现其人格的权利,也可能对其造成原先没有的误判困扰。
功能蠕变:洞开对个人进行监控的大门
功能蠕变(Function Creep)一直是当前科技应用在隐私保护上的主要风险。人民要如何确保目前的科技应用在未来不会任意超出其当前所宣称的功能范围?人脸辨识也有着同样的问题。
人脸辨识目前依其应用的场合不同,对于是否需即时辨识、是否需达到个人身份识别、是否需个人辨识脸部表情等需求也不同。个人被搜集的资料因而可被直接辨识、间接辨识、或用以形塑(profile)个人形象的程度也不一。
问题在于,一旦资料被搜集后,谁能接触到这些被储存的资料、资料会储存多久、这些资料是否又会被挪做其他用途使用、甚至未来是否会更精确、即时、广泛的搜集资料,都是资料被搜集者难以逐一掌握的事。因此在未有手段的必要性及明确的法律规范下,即引入人脸辨识系统,无疑将洞开政府或企业对个人进行监控的大门。
▲大陆西安机场采用「刷脸」通关登机的人脸辨识。(图/CFP)
侵蚀人民的资讯自主权
一旦人脸辨识逐渐被广泛地运用在各种公、私部门,则未来不想被人脸辨识的人,是否也意味着他可能同时丧失了某些权利(好比受教权、工作权等)?以清华大学奈微所的事件为例,当教授在必修课里启用了人脸辨识的教学辅助系统,而当事人作为学生,又势必得去上课时,是否就意味着他必须放弃他的资讯自主权,任校方搜集其资料?
我们真的需要机器详实记录自己每一刻的反应吗?理由是什么?
与其他生物特征一样,除非易容或整形,否则一般而言,人脸也具有难以更动的特色。因此一旦政府或企业所搜集到的脸部资料外泄,个人未来若再有需要使用人脸辨识的场合,恐都须担负身份被伪造的风险。但截至目前为止,在谈论生物辨识时,该系统在内外部是否具有足够强的资讯安全措施,保证资讯不会任意被第三方取得,却是鲜少被提及的。
我们在警政署对M-Police的说明中发现,警政署原有规划将M-Police的人脸辨识功能应用于集会游行,监控集会游行的进行。当公共场合及街道上充斥越来越多这类具有人脸辨识的机器,政府就能掌握特定人物或族群的行踪,甚至预先给予刁难。此外,某些关心公共事务却无意过度曝光的族群,也可能因为街头充斥着这类的设备,自觉无所遁逃于政府之眼,最终只好限缩自己集会游行的空间。凡此种种,都将大幅缩减公民社会原本所享有的自由空间。
看上集
热门文章》
►选出新一届立委,上届未通过的法案怎么办?
►分案霸凌酿网内互打危机 严重诋损司法清誉►按赞加入粉丝团,让你成为话题王!
●本文获平台授权,转载自「台湾人权促进会」。以上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云论》提供公民发声平台,欢迎能人志士、各方好手投稿,请点此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