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油含超高风险致癌物「苯」 环署明年1月起加严排放标准
▲环署表示,汽、柴油经过燃烧后会排放多种有害物质。(图/记者姜国辉摄)
汽油经燃烧挥发出的污染物,其中一种「苯」毒性最高,长期接触致癌风险大增,环保署经查发现,苯浓度暴露在现有的环境,致癌风险还是高于标准值百万分之一,因此修法加严车用油的苯浓度上限为0.8%,明年1月起开始加严。
环署表示,汽、柴油经过燃烧后,会排放氮氧化物(NOx)、硫氧化物(SOx)、碳氢化合物(HC)等多种有害物质,造成臭味、酸雨及烟雾等问题,目前世界各国正对移动污染源燃油成分逐渐加严管制。其中,汽油含有150种以上化学物质,油气散发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是让空气中臭氧生成的关键化合物,其中「苯」的挥发性最大,只要在空气中暴露后容易扩散,人体长期接触会对血液造成极大伤害,严重恐会导致再生不良贫血、白血病等疾病。环署说明,这次草案修正重点包括,法规名称修正为「移动污染源燃料成分管制标准」、修订汽油的苯含量最大值加严至0.8 %、柴油的多环芳香烃含量最大值加严至8 %、增订船舶燃油硫含量管制标准为0.5 %及增订航空燃油硫含量最大值为0.2 %。
另外,环署指出,经市场调查,现行营建工地的施工机具、农业机具等使用的油品,仍属目前管制汽、柴油的范畴,不另行增订,但适用现行汽、柴油管制标准,另增订船舶燃油及航空燃油的成分管制规范,以减少对人体的健康危害与空气污染。
环保署表示,「移动污染源燃料成分管制标准」预计在明年1月1日发布施行,相关管制对象,应及早执行燃料成分加严的因应作业,为移动污染源燃料成分管制预作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