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连中药 咨询药师用药更安全
▲现在很多社区药局药师也都有在调配或贩售中药材,民众购买中药材,到药局向药师选购中药材也是很好的选项。(图/记者林悦翻摄,下同)
台中市议员张彦彤与家人,疑因吃到含铅中药而中毒,台南市药师公会理事长吴振名表示,常言「药即是毒」,可见归属药品的东西,不论是中药或是西药,使用正确就可救命,使用不当亦可致病,中药既然归属于「药」,药问药师,才是正确之道,才能在使用中药治病或调养,获得较安全保障。
药局内也有贩售中药材的台南市药师公会理事谢宏信表示,早期对于中药残留重金属之类管理管制较不严谨,例如常使用于小儿夜啼哭闹、退烧的八宝散,所含朱砂的重金属中毒新闻时有所闻,因此现在已禁用。
谢宏信药师指出,全世界的中药材大约有9成都是来自中国大陆,目前政府对于中药材的进口也都开始在做边境管理与抽验,截至2008年底,已公告指定324项中药材均需符合规定才能放行进入台湾。对于有些通过农药残留、重金属残留等相关检验的药材,有不少进口商或药材商,都会另外再特别标示为「安心药材」,甚至提供检验报告供民众参考,现在的中药材使用,相较过去是更为安全。
谢宏信强调,不论中药或西药,都是药,每一种药物或每一种中药材所含的成分都有其特性,因此,中药与西药之间的交互作用、中药与食品间的冲突影响,在在都会左右身体的健康与疗效,我们的身体不会分中西,因此,涉及到药物的使用,药师是专家,民众应该是要向药师来请教才会更有安全保障。
台南市药师公会常务监事史宗良也表示,中药除了交互作用的问题需要去注意以外,药材的基原鉴别也是很重要的,不同基原的植物,里面所含的成分或比例就可能不一样,相对也就会影响到药效,最怕的是误用药材,不仅无法治病养生,甚至会致病害命,例如民众常听到的中药材「何首乌」,是蓼科植物何首乌的干燥块根,但另一种薯蓣科植物黄独的干燥块茎,药材名为「黄药子」,外观和何首乌很像,常被误用,何首乌用在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黄药子用在消痰软坚散结、清热解毒,两者功效回然不同,因此,药师在于进货选购药材时更会特别注意这些细节、仔细分辨来确保民众的用药安全。
吴振名建议民众在选购中药材时,尽量以完整包装标示的为主,若是属于调配散装的中药材,也可到有在调配与贩售中药材的社区药局购买。
・下杀4.3折超级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