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消费申诉案暴增8千件 争议最多前五名出炉

线上游戏消费争议已连续3年排名。(AI示意图)

去年国内民间消费成长率概估8.41%,创下近30年最大增幅,且全年民间消费规模突破新台币11兆元大关,改写历史新高。行政院消保处17日表示,随着消费规模的成长,去(112)年度全国受理申诉及调解案件计78,682件,较111年度70,626件,受理件数增加8,056件,其中线上游戏消费争议已连续3年排名第一。

根据消保处统计,112年度第一次申诉案件共计62,848件,占全国申诉及调解案件近8成。而排名前5名的申诉类型分别为「线上游戏」、「运输」、「食品」、「服饰、皮件及鞋类」及「补习班」,共计20,111件,约占第一次申诉案件32%,其中「线上游戏」已连续3年排名第一;「食品」因有业者违法贩售过期食品及食品卫生等事由,由去年第4名升至为今年第3名;「补习班」则因有业者无预警倒闭,使此类争议自107年后首次进入第5名。

消保处提醒以下事项:

一、参与线上游戏,应了解业者颁布游戏管理规则及活动中奖机率,避免违规使用外挂程式,并优先选择国内注册公司发行或代理之线上游戏,以确保自身权益。

二、订购机票时,除确认机票中英文姓名是否与护照一致外,应了解各家航空公司对于退、改票、行李托运等相关规定,另外如有贵重物品,建议置于手提行李就近保管,以维护自身权益。

三、使用外送平台送餐服务,应多了解各家业者点餐流程、扣款方式及送餐通联流程,网页点选餐点项目后,留存扣款相关画面,发生消费纠纷时,立即留存双方联系资料,以保全证据。收餐后应从速检查,如有不符应尽速通知平台,以维护自身权益。

四、购买食品时,应尽量选购包装完整之食品,外包装并应有明显标示有效日期等其他经中央主管机关公告事项;另应保留购买凭证,如发现食品有异味或异物,一并留存剩余食品,供检验或证明之用。

五、一页式广告多出现于社群或入口网站,强调货到付款、价格低于市价、标榜7天鉴赏期、限时限量促销、无公司联络电话及地址。消费者如已取货付款,应尽速拆封查明,如商品不符或有瑕疵而欲退货,却联系不上卖家或托运人,可及时运用货运及超商业者提供之退货退款或协助措施,避免权益受损。

六、网路购物时,宜先了解卖家及平台信誉、检视相关退换货资讯,并善用第三方支付或网购平台之价金保管机制,维护自身权益避免消费纠纷。

七、报名补习班时,应选择经合法立案之补习班,如补习班预收超过1个月的学费,补习业者依规定应提供履约保证机制,以维护消费权益。

消保处说,如仍发生消费纠纷,可至行政院消费者保护会网站进行线上申诉,或至各地方政府消费者服务中心申诉,维护自身之消费权益。

最后,消保处也请各主管机关针对申诉案件增加态样分析争议原因,加强相关管理机制与查核作为,针对相关定型化契约应记载及不得记载事项进行滚动式检讨,并适时发布相关消费资讯,使消费者知悉,维护消费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