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CEP冲击面面观系列五-提升供应链位阶 台商就会成为被拉拢对象

2018~2019的美中贸易战促使两大市场朝脱勾方向发展,华府积极呼吁美商回流投资之外,更在2020年5月抛出供应链去中化的「经济繁荣网络」(EPN),以供应北美市场需求目标。贸易战以来加上疫情冲击,已经使得中国美国出口锐减,并失去美国最大贸易伙伴的地位。为了因应,北京于5月宣布将以视讯方式加速「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协定」(RCEP)的谈判,最终在11月15日完成签署。

RCEP起初于2012年11月启动谈判,最早原来希望在2015年年底完成谈判,但是后来一再地延宕。谈判进度缓慢的原因是因为多数成员属于亚洲新兴市场,进口货品关税服务业进入的法规保护向来偏高。新兴市场国家一方面不希望自外于全球化与自由化浪潮,另一方面却又对市场开放抱持疑虑。

其中印度不希望RCEP生效后,因估计会加剧对中国的贸易赤字,因此在2019年退出谈判。而少了印度的RCEP则涵盖22亿人口、占全球GDP约30%。这个多边自贸协定总共有20个章节、17个附录,包括市场准入关务程序智慧财产权电子商务、政府采购、原产地规定、技术准则、服务业贸易、贸易救济、投资、支持中小企业运作议题

RECP虽然已经签署,但是正式生效上路可能最快也要等到2021下半年。因为RCEP签约国东协10国、中、日、韩、纽、澳接下来必须进行国内的审核批准程序;规定必须至少有六个东协国家以及三个非东协成员完成国内程序。

RCEP即将上路,其影响力自然受到关注,首先是其对美中角力世界经贸区块脱钩及抗衡的影响。美国拥有世界最大的需求市场,这块大饼全世界都想要,美国自己也想要。所以贸易战过程的几个目标:美商回流、供应链去中化,其实是美国想要先供应自己所需,再者是站稳高科技的全球主导地位。这也是为何在贸易战期间,美国可以不顾一切的采取攻势,而中国大多是应付、防守。

RCEP的15个成员国在全球供应链都较属于供给方,11月15日签署之后,纽、澳、东协等国都声称希望这个协定有利于提升出口,舒缓疫情对经贸的冲击。RCEP有助于整合区域供应链,但是现阶段不能创造一个取代美国的最终财货需求市场,因此其对内需导向的美国经济冲击有限。此外大国博弈如同下棋,5月美国提出EPN、11月RCEP完成签署,接下来等美国内部政权笃定后必然会出手。不排除美国会重返主导「跨太平洋伙伴全面进步协定」(CPTPP),并且扩大CPTPP的影响力。

至于RCEP是否将对台湾产生冲击,冲击虽有,但不会是显著的或令人措手不及的,因为RCEP是多组已经上路的「东协加一」自贸协定,以及东协经济共同体的整合版。过去20年来,台湾的经济产业结构已经针对有限的自贸协定覆盖率做出逐步的调整与因应;增加中间财、减少消费财出口比重,并且投入资源生产不受关税冲击的电子零组件与资通讯产品。再者较可能受到关税影响的传统产业,也早已进行全球化的布局。

虽然受到疫情的严峻冲击,2020年至今台湾出口年增率减缓至3.4%,然而自贸协定覆盖率远高于我国的韩国出口却衰退8.6%。1至10月,台湾对中国出口年增率高达13.7%,对美国出口年增率则达8.6%。因此自贸协定并非万灵丹持续投入研发、提升供应链位阶,生产具有市场需求的产品才是关键。无论未来美国是重返、扩大CPTPP,或者是具体落实EPN,只要台湾持续站在供应链关键位置,就有机会成为被争取拉拢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