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吃还是胖恐掉入1陷阱! 4类地雷食物超多人中
营养师颜元滢指出,少吃还是胖,往往是落入高热量陷阱,也就是「糖油叠加效应」。(示意图/Shutterstock )
谈到减重,首要想到就是饮食控制,却常发生明明已经少吃了,体重却未如预期下降,甚至进入停滞期,让人不解。对此,营养师颜元滢指出,往往可能已落入高热量陷阱,也就是「糖油叠加效应」,常见包括层酥类型食物、单点主食、油炸面体及鲜奶油甜品。若发现常吃上述这些食物,她也提供3个饮食策略来应对,分别是足够膳食纤维、增加不饱和脂肪酸蛋白质摄取及选择充足菜肉饭食物。
颜元滢在脸书专页「颜元滢 营养师」及个人网站撰文,说明糖油叠加效应的热量陷阱。她表示,淀粉确实会让血糖上升,但是在正常幅度,关键是大量饱和油脂加入,会让血糖上升波动更剧烈,除了更容易刺激胰岛素分泌作用外,还会使更多油脂被储存进身体里。且单以糖油叠加食物为正餐,快速上升的血糖,也会容易产生饱足感的假象。
至于日常生活中,常见糖油叠加食物有哪些?颜元滢列举以下4类。首先是层酥类型,如葱抓饼、蛋塔、可颂,油脂来源为猪油、奶油或棕榈油;其次是单点主食,如炒饭、炒面、排骨汤面、粽子,只有大量油脂跟淀粉,缺乏蔬菜与蛋白质。
再来是油炸面体,如油条、泡面,淀粉在油炸过程中会吸入大量油脂,为求稳定性,通常也是以饱和油脂为主;最后是鲜奶油甜品,鲜奶油跟奶精都是纯油脂,搭配饮料糖分,会让脂肪快速形成。
如果发现常吃糖油叠加食物,颜元滢也提供3个饮食策略来应对。其一是,一天至少两餐要有1~2拳头的熟蔬菜量,所含膳食纤维有助多余脂肪排出,但多吃无益适量即可;另外增加不饱和脂肪酸蛋白质摄取,如毛豆、豆腐、豆浆及鱼类,协助代谢过量的饱和脂肪,利用饱足感减少糖油叠加食物吃进去的量;最后是选择充足菜肉饭食物,并有意识的进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