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话》两岸没说的晏阳初──未酬邦国中兴之35(朱伟岳)

晏阳初与麦克塞塞奖校长夫人合影。(联合社提供)

如四川人晏阳初(1890.10.26.-1990.1.17.)及安徽人陶行知(1891.10,18.-1946.7.25.),都是现代中国平民教育及农民识字的先驱。这二位先贤,都曾留学美国。晏阳初较胡适(1891.12.19-1962.2.24)长一岁,陶行知和胡适同庚,而且都同时师从过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实验派哲学大师杜威。这两位杜威的门徒,把实验派哲学观点引进中国,主张「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许多年轻人都受到影响,包含毛泽东(1893.12.16.-1976.9.9)在内。共产党在工作中的调查研究作风,就从这里衍生而来。这两位先贤,都不是共产党,应都归属于胡适所主张的一步一步改革累进派,表面上像是缓不济急,事实上才有真进步,而无揠苗助长之弊。

晏阳初在民9年(1920)回到中国,先在上海基督教青年会主持平民教育,编制刊行了《平民千字文》等教材。民11年(1922),发起全国识字运动,号召「除文盲、做新民」。仝年3月,他转到湖南长沙组织平民教育讨论会,推行《全城平民教育运动计划》,他将长沙分为52个单位,发动400名小学教师以游行、散发传单等方式宣传平民教育。于是他筹建了200所平民学校,对全国识字运动,发生了重大的影响,青年时的毛泽东,就曾经做过义务教员,参与平民教育运动。

在长沙有成功的经验后,晏阳初在民12年到北京,在张伯荃、蒋梦麟、陶行知等以及北洋政府的支持下,于3月26日组织成立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先后在华北、华中、华东、华西、华南等地开展义务扫盲活动。农民是中国人民的主体,故平民教育运动的开展,逐渐把重点放在农民的教育上,经历了两年的实地调查,平民教育会选择河北定县作为实验试点。民15年(1926),晏阳初和一批与志同道合的知识分子,来到定县翟城村,推行他们的乡村教育计划。南京国民政府统一中国后第一年的民18年(1929),平民教育会总会迁往定县,全力以赴地在这里开展乡村教育的实践。

晏阳初认为中国农民问题的核心是「愚贫弱私」四大病,提出以「学校式、社会式、家庭式」三大方式结合并举,「以文艺教育攻愚,以生计教育治穷,以卫生教育扶弱,以公民教育克私」四大教育连环并进的农村改造方案。这些方案没有斗争这一项,都从农民的切身需求出发,从微弱小处着手,不认为一夜能变天:譬如改善饮水防止传染疾病上,指导农民修建井盖与围圈,适时进行消毒。在防传染病上,训练学生引导农民进行免疫接种。在医护系统的建立上,普及医学常识及训练旧式产婆使成助产士,建立各区保健所,从平民学校毕业生中择优予短期培训,使成初级护理人员及初级合格医生。在农业技术的改进上,引入优良棉花和蛋鸡品种。在加强或取代传统宗族的尝会方面,组织成立平民学校同学会,建立村民自治组织;改组县乡议会,改造县乡政府等,使中国的基层,向现代社会迈进。

晏阳初等在定县的实践,得到了国民政府民政部的肯定,民19年(1930)代初,决定将定县经验向全国推广,在中国各省画出一个县进行乡村教育试点,先后成立了定县实验县、衡山实验县、新都实验县和华西试验区等。但到民25年(1936),日寇对华北的侵略步伐日日逼近,晏阳初的平民教育总会,在战争威胁下被迫离开定县,向南方撤退。民26年(1937),晏阳初接到湖南省政府主席何键的邀请,请他协助动员3千万民众参与抗日,他登高一呼,招募了近5千名知识份子和科技人员参加政府工作,因而淘换了将近2/3的县级官员,这或许是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基层政治改造试验。

其时先父浩怀公正在湖南和何键配合加强抗战工作,晏阳初表达了他对抗日作战前途的看法:「无论以量言或以质言,农民在全面抗战的地位上,实居一绝对的重心。不把农民组织起来,整个后方一崩溃,中国民族便沦亡而不可复兴。」壮哉斯言;毛泽东先生完全掌握住了这句话,联合国民党把日本摆平了,接着又摆平国民政府,国府百万大军,乃仓忙长征到了台湾。

民34年(1945)抗日战争结束后,晏阳初曾希望国府投入更多资源于乡村教育,但共军的快速扩展,国共内战又起。晏阳初以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得到美国杜鲁门总统和美国国会议员的支持,通过了一条名为「晏阳初条款」的法案,规定将「4亿2千万对华经援总额中,须拨付(5~10)%用于中国农村的建设与复兴,这就是中国农村复兴联合委员会(Sino-American Joint Commission on Rural Reconstruction)的沿起,简称农复会(JCRR)。

该会在民37年(1948)10月1日成立,由中华民国派员3人及美国派2人组成委员会,第一任主任委员为蒋梦麟(前北大校长),第二任主委沈宗翰(沈君山之父),第三任为李崇道(诺贝尔奖得主李政道之兄) ;该会于民38年(1949)8月迁台湾,对台湾的农业建设包含土地改革等,颇具贡献。李登辉即曾在该会任技正职;该会在民68年(1979)3月结束,改组为行政院农业发展委员会。

民38年(1949),中国共产党在内战中获胜后,将平民教育会解散,亦因有美国会的「晏阳初条款」,有些中共媒体将晏阳初载帽为「美帝国主义的走狗」,平民教育会为「反动组织」。晏阳初辗转到了台湾,农复会的主委正由他的老大哥蒋梦麟干着,只能落荒到美国去了。他担任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顾问,在南美洲、非洲和东南亚等国推展他平民教育尤其是农村改革的运动。真乃楚材晋用了,获得广泛的国际尊敬和荣誉。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海峡两岸都没人谈晏阳初的其人其事,实际上农复会在台湾的工作,大量借鉴了晏阳初的定县经验,农村的进步成为台湾经济起飞的重要基础。还有有趣的一点是,蒋介石在民57年(1968),要把在台澎金马地区的六年国民教育延长至9年,因为费用庞大,师资不足,教育部及主计部门都不敢赞成,但蒋氏拍板指定依规定日期实施。没钱吗?加税;师资不足?就把中小学老师薪资水平提升到大学副教授等级。

加税是以征收地方教育捐、增收田赋、加征营业税、提高营业税、房屋税、加收筵席税及娱乐税等方式办理;师资的来源罗致,凡大学或独立学院教育系毕业者;或大学或独立学院各学系毕业,而修有教育科目16学分以上,经教育部认可者;或大学或独立学院研究所毕业,获有硕士以上学位,志愿担任国民中学教师者,得免参加职前训练,可由学校迳行任用。

于是九年国民教育,顺利举办;民103年(2014)十二年国民义务教育,也办成功了。抗战胜利时,晏阳初曾请蒋介石多拨经费办平民教育,其时国共内战正不可能避免之时,蒋介石拒绝了晏阳初的请求;九年国民教育的断然举办,或是蒋介石当年拒绝晏氏请求在其心理上的救赎。

在大陆,由于晏阳初的平民教育理念,在提倡一步一步累积的逐步改良,和中共在农村推动暴风骤雨式的革命不符,加之晏阳初又身为基督徒,加强了在意识形态上的格格不入,故对晏阳初多回避与淡化,在相当长时间内,大陆上人们对晏阳初、陶行知、梁漱溟等人的作为和贡献,几乎一无所知。

直到邓小平先生民68年(1979)改革开放大政实施之后,大陆才开始逐渐重新了解认识晏阳初和他的平民教育理论的价值,一些从事农村问题研究的学者如温铁军等,甚至将晏阳初在中国大陆中断的乡村教育运动继续下去,成立了晏阳初平民教育与乡村建设委员会、晏阳初乡村建设学院、晏阳初研究会等非政府组织。

民74年(1985),晏阳初早年在湖南的一个粉丝周谷城,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身分,邀请时年已85岁、87岁的晏老师二度返国访问,特别到河北定县访视,晏氏高兴看到他在定县乃至河北留下了大量有形和无形的资产。如民69年(1980)年的统计,定县(现定州)是河北省内唯一一个没有文盲的州县;当年他引入的良种棉花、苹果、白杨等作物和培育的良种鸡等,仍然广受当地农民的欢迎。

另外人民政府于下放年代,在农村推行的「赤脚医生」培养计划以及相关的保健所,皆承袭了定县的实验内容,甚至后来部分农村推行的村官直选等政治体制改革试点,也直接和当年的定县经验有关。两岸都没有晏阳初,但又都有晏阳初的存在,「道」常存是也。

(作者为前中科院第二所资深研究员)

【未完待续,朱伟岳专栏每周日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