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话》现代汉字的直系先祖──未酬邦国中兴之89(朱伟岳)

浙江发现迄今最早的人类完整遗骸,一个高1.73米,三四十岁的男人,以怀 「抱」一只红衣陶罐的优雅举动,在时隔8000多年后,出现在世人面前。(图文:浙江在线)

前文多次提及丝路,本文主张这亘古至今的丝路,实际上是欧洲、非洲及亚洲各地人民,自然而然,为了生存和发展,经由物与物的交换而逐步形成固定的贸易,这贸易包含各种物品、原财料、技术、各种知识及思想的交换或交流,不论沿途政权如何兴灭变换,这种贸易无论在冲突或和平状态中,一直存在。

贸易是人类文化因交流而繁衍发展的根源,试看远古至今,陆上丝路和海上丝路各地区民族或国家的兴起或衰亡,便知前面所指贸易为繁衍发展根源说,实非虚语。丝路像无数微血管和主动脉血管作网状型存在于欧洲、北非、西亚、中亚、东亚;血管正是输送营养成份以维持生命的通道。东方丝路的起头是中国,西方应是欧洲含北非,主要是沿着地中海四周周围的地带。

我们所称的希腊,实际是指地中海东北角海域及地域的一块区域,其代表城市为雅典。故从贸易通道的观点看,希腊是地中海四周周围贸易的一环。若从丝路的观点看,希腊是西方世界和西亚、中亚、东亚贸易的一个重要中介点。希腊的地理环境是海岸线长,山陵地几占80%,没有广阔的平原,于是先天成就它依赖海洋及陆地上的中介点谋生,主要就是通往各地的贸易事业带来经济的繁荣,使希腊在公元前9世纪我国西周末期,在希腊本岛、黑海沿岸、义大利南部及小亚细亚等地上,出现了各种城邦、王国和殖民地。

希腊这一招数,并非希腊所独创,在西方文明中的腓尼基人是先行者。腓尼基人是闪米特人的一支,闪米特人又称闪族,是起源于阿拉伯半岛和叙利亚沙漠的游牧民族,可算是西方的胡人。移居到地中海东岸接近于今黎巴嫩和叙利亚地区后,面对地中海,被迫靠航海贸易谋生;在全盛期曾控制了西地中海的贸易,也在中东和北非建立了不少殖民点,当然也影响了希腊。

为了便于修筑堡垒以及防御工事,大部分的腓尼基城镇都建在沿海地带,而且是各自独立的,成为今天地中海国家民族组成的一部分。原本道地的游牧民族,随着环境的变化,竟变成了道地的游贸民族,这「游牧」与「游贸」间一字之差,也显现腓尼基人的不易与贡献。腓尼基人最初使用苏美尔人创制的楔形文字,为了贸易上的方便,约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他们以原始迦南字母为基础,合并埃及的部分圣书体(一种象形的表音文字)和简化后的楔形文字,设计出了22个腓尼基字母。希腊人后来在这腓尼基字母上,又加上了几个母音,完成了字母的完整应用,成为后来欧洲各类字母的先祖。

腓尼基字母,与希伯来字母、希腊字母和拉丁字母是同源的文字;和华夏中国的甲骨文、籀文、篆书、楷书的同源似相当。但甲骨文出现约公元前17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较腓尼基字母的出现早些,而且甲骨文本身已经是一种发展得相当成熟的文字系统,所以中外学者认为它应该还有一种更原始的文字存在。民92年至95年(公元2003~2006)间,浙江省平湖市林埭镇庄桥坟遗址的发掘,在良渚文化遗址中发现240多件器物有刻画符号,考古界人士认为是甲骨文的一个可能的起源,称之为「良渚原始文字」,美国学者吉德炜(David Noel Keightley),就认为殷商甲骨文源自于良渚文字。但民48年(公元1959)在山东位于日照市莒县考古发现大汶口陶文,该陶文的刻画符号,似具备抽像意义,故不少学者认为大汶口陶文就是殷商甲骨文与现代汉字的直系先祖。

后历史学家李学勤主张,良渚文字演变为大汶口陶文,再演变成殷商甲骨文。但无论良渚文字或大汶口陶文,在时间上虽接近苏美尔的楔形文字,而在系统性的表达意义来说,比较上显得太简单了。但在民103年(公元2014)浙江省义乌桥头遗址的发掘,发现一个可以上溯一万年以前新石器时代,属于上山文化的遗址,出现一具完整身高为1米73的男性遗骸,侧身屈肢,碳-14测年结果是距今8000多年以前;怀里「抱」着一只红衣彩陶,陶面上有一明显的乳白色或短或长的杠型符号。

在其他的彩陶上,也多有一些乳白色符号凸起,有些3个一组,有些6个一组,形状有3条杠,或者3个点(短杠),若不代表某种含义,譬如起码的阴阳概念,那为何要费时费事,塑造在彩陶之上?其中有一个彩陶,所塑造的符号明确为豫卦,这符号的意义,在易经中是「利建侯行师」,即利于建立诸侯,行军征战;预则立,不预则废。另在前述男性遗骸怀抱彩陶上的符号是谦卦(照片不十分清楚);这符号的意义,在易经中是:谦,亨,君子有终。一个人能屈躬下物,先人后己,以谦虚的态度待人处世,诸事自会顺利;但是只有君子才能始终保持谦虚的美德。

以上所述3个一组或6个一组,形状有3条杠,或者3个点(短杠)的符号,本文认为是早期约9000年前《易经》的实物呈现,这符号竟携带着糸统性、丰富的理性思维和人文关怀,一直流传至今,能说这些符号不是文明的呈现?

(作者为前中科院第二所资深研究员)

【未完待续,朱伟岳专栏每周日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