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论广场》蔡政府意识形态比人命重要(黎家维)

英文宣布疫苗采购3原则。(取自蔡英文脸书

双北医疗体系面临崩溃,许多台湾人生命危在旦夕的情况下,政府对疫苗取得的数量与时间却不断跳票;此刻的疫苗数字恐怕更需要「校正回归」一番!而本应救命之用的疫苗,却从三个地方散发出浓浓的政治味,令人民愤怒反感。

首先在疫苗采购的配比上,国产疫苗一直维持1000万剂的规模,从而排斥其他国际大厂采购计划,其间隐藏庞大商业利益的传闻更是不断,早在东洋进口复星BNT疫苗破局时,已传得沸沸扬扬,近日沈富雄爆料指证历历。扶植国产疫苗不是不行,但是如今台湾已面临疫情爆炸、人命关天的时刻,我们已无时间等待缓不济急的研发速度,不少人亦忧心缺乏3期临床试验的风险,因此原定的疫苗采购规画当然必须适时调整,否则远水救不了近火,等到房子都烧光了水才来,就算来的是再高级再干净的水,又有何用?但蔡政府显然坚持一意孤行。

其次,在地方自行采购疫苗的态度上,中央冷眼旁观,最后更是制式地将所有问题推给「阿共的阴谋」。当台湾民众急需疫苗保命的时候,我们需要的不是即将卸任的美国在台协会(AIT)台北办事处处长郦英杰吃了诚实豆沙包后的冷水泼面,真正取得才是王道。然而面对南投县长提出自购疫苗的请求,指挥中心的陈时中、庄人祥却搬出一堆规定流程,要林明提出申请,别只是放话,此心态极其可议。

照理说中央取得疫苗有困难,其他人有方法时,中央应该尽力促成,为民众扫除障碍,而不是冷言冷语,制造更多关卡。事实上台湾之前的AZ疫苗,就是卫福部直接采购,用专案特许方式进口,哪里需要药商申请与繁琐的流程;而南投县府提出公文后,行政院中办执行长硬是将上海复星代理德制BNT疫苗扭曲为大陆代工而回绝,蔡总统更是背离国际贸易常识,坚持只跟原厂而不与代理商洽购。大陆代理的德国疫苗命运尚且如此,那更别说其国产疫苗了。

怪的是,有健康疑虑的莱猪,蔡政府都可以进口让民众「多一种选择」,反而在疫情危急时刻,国际接受的疫苗却只因代理商是大陆,就不能成为台湾民众的选项之一,这岂不更加凸显蔡政府认为意识形态远比人命更为重要。

最后,在现有疫苗的分配上,僧多粥少,怎么分配更是重点。双北疫情烈火燎原,毫无止息的迹象,疫苗本已是杯水车薪,如今指挥中心更是把这有限的资源用平均的方式分配,而不是依照轻重缓急,用在最迫切需要的地区。如果只是把需要施打人数用同样的公式平均分配一下,那何须指挥中心的统筹调度?而中央如无法调动其他县市医护人力支援双北热区,至少先让已在第一线跟病毒正面搏斗的医护,能取得疫苗的基本防护。否则,错置有限的资源,对这些冒死救人的医护,又岂能称得上公平?

去年口罩荒时民众发起「你先领,我OK」,其他疫情较缓的县市如果在疫苗分配上,也能「你先打,我OK」,这些都是中央有心协调就可做得到的事,怎会让高雄市分配到的疫苗数还多于疫情热区的新北市,以致引发舆论强烈批评。也难怪网路上有关绿营政治操作「拉柯打侯」的风声不断。

台湾现在确诊人数居高不下,部分医疗体系濒临崩溃,重症者无处医治,每日死亡人数更是屡创新高,政府既不愿断然升高管制手段,又仍在疫苗取得问题上坚持意识形态,舍近求远,甚至将命运寄托在国产疫苗不确定的期待之上,放任民众自生自灭,几已让台湾陷入前所未有的人道危机中。人命都不保了,还奢谈什么国家安全与国家利益?

(作者为国家政策研究基金会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