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位金融监理科技 宜在地化
台湾要进入数位时代,监理科技也要与时俱进,朝在地化方向同步发展,东吴大学法学院院长郑冠宇鼓励法律人,要积极面对跨领域知识与科技变化,当科技人与会计人等不同领域相继进入法学领域时,法律人应有更开放而突破的思维回应变局,让法律有与时俱进的调适与内涵。
东吴大学《东吴数金论坛》日前以「监理科技在地化」为主题,邀请东吴大学法学院院长郑冠宇担任主持人,由东吴法律系教授余启民担任引言人,与谈人包括国际通商法律事务所合伙律师邱佩冠、永丰金控数位科技顾问万幼筠,就当前全球监理科技发展方向与我国在地调适实务进行探讨。
余启民指出,监理科技是金融科技衍生出的新领域,金融机构利用监理科技能够降低合规复杂性,加快合规审核时间,减少劳动力支持,并增强合规能力,从而提高盈利和运行效率。其中,由欧洲央行与欧元区国家银行所共同开发的银行综合报告辞典(BIRD, Banks’Integrated Reporting Dictionary)可以减轻银行报告负担,并改善向当局报告质量,应是可以参考的作法。
余启民建议,随着金融业日益数据化,金融监管也需要跟上数位化,且管理阶层需要理解监理科技的潜力,并牢记其局限性和风险。
邱佩冠指出,在金融监理沙盒里的创新团队常会遇到的法律议题,主要有以下类型,一是数据资料处理,如装置资讯是否为个人资料?二是委外办法,例如诈欺侦测的委外服务,就必须向金管会申请委外核准。三是资安控管的国家标准。四是云端。
万幼筠则提出几项发展监理科技的重要建议,一是建立一个多方利害关系人参与的监理科技平台。尤其台湾金融监理单位有中央银行、金管会,还有银行公会的函释等,有些函释内容偶有不一致;因此利害关系人的参与乃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