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心BAR/吴若权:面对批评 谢谢指教

舒心BAR/吴若权:面对批评 谢谢指教(图/123RF)

理性面对回馈,管理自己受到的情绪刺激,听取对方意见,从不同的角度看见自己。当然有时候你也必须学会设下界线,在自己尽力之后,向对方的意见,说「不」!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验,刚剪了新的发型,连自己都还不习惯,进办公室就被本来交情算不错的同事补一刀:「ㄟ,你的新发型,怎么看起来怪怪的,显得脸特别大?」

或是,出门时换一条裤子伴侣直接给意见说:「跟你的上衣不搭!」

酸民,真是无所不在啊!并不是只有网红,才会有面对批评指教的困扰。如果,我们把批评指教,很中性定义为「回馈」(feed-back),那这整个世界,正充满无数的「回馈」。

我有一个好友,在一家工作服务超过七年,每年都为考绩影响心情超过两个月。因为他所服务的公司,并非以实际工作绩效为打考绩的唯一标准,而是采取等比例的配额制度,无论他多么努力表现,轮流配额的结果,当他拿到「乙」或「丙」时,都感到不平与无奈。

就像我要分享给你的这本书《谢谢你的指教》说的:我们生活在各界批评指教的汪洋大海之中。究竟该如何面对这些批评指教,转化这些看似无情负面意见,成就更好的自己呢?

从找碴到愿闻其详

面对「回馈」的真正困难,在于心理纠结于非常矛盾的两端:我们既渴望学习,也渴望被人接受。

或许人类天生就适合学习,但是自我探索,却往往十分痛苦。尤其当别人是以毫不体贴方式,给予各种批评指教时,我们乍听的同时,还真巴不得,当场有个洞可以钻进去、或可以立刻逃走。

但认真回想起来,回馈确实能帮助我们变得强壮,让我们继续成长。因此,在成功地接受「回馈」之前,我们可能更需要学习的是:有技巧地进行自我对话,经过深思之后,再决定是否使用这份资讯

而成功接受「回馈」,是指:管理自己受到的情绪刺激,听取对方的意见,并允许自己从不同的角度看自己。有时候,你也必须学会设下界线,在自己尽力之后,向对方的意见,说「不」。

「回馈」,从「接收」到「接受」之间,是个意义重大的学习过程。从觉得对方「找碴」,到保持好奇地「愿闻其详」,中间有一个很关键的转折,叫做「找差异」,也就是「对方认知」与「自我认知」的不同。

了解对方提出批评指教的动机,以及他「所指为何」的内容是不是有事实根据?然后比对自己的看法与行为表现,检查中间是不是有造成彼此误解的盲点

身为接受指教的这一方,我们不该凭自己的想法,去否定对方提出的批评,但也不应完全放弃自己的意见。

就算是后来发现,一切都起因对方的情绪或偏见,或可能是基于同样的事实,只是彼此诠释的角度不一样,还是可以共同往下一阶段,寻找积极的改善建议,也就是:那,你希望我怎么做?

在此之前,先来学习了解脑内路线、与性格,是如何影响我们对于「回馈」的诠释,不但可以解决彼此面对「回馈」的情绪冲突,也比较容易找到改进的做法。

脑内线路影响判断

大脑有一个很重要优先的功能,就是让自己趋吉避凶:我们往往会亲近带来快乐的事物,远离令人痛苦的事物。

因为脑内线路关系,针对「回馈」,我们不是被它拖下水、就是让自己几乎全面防水。坏事冲击力,总是胜过好事带来的影响力

我们对于威胁与不愉悦的反应,总是比较快速、比较强烈,而且比较难以抑制。即使对方给你四百句的赞美中,只藏了一句批评,我们偏偏对那句批评耿耿于怀。

人类的脑内线路,内建搜寻威胁的保全团队,只要侦测到现实或想像的危险,就会立即反应。保全团队的关键成员是杏仁核(amygdala),它和脑干有直接连结,能启动战斗或逃跑的反应。

因此你要学着拆解扭曲的印象,看见「回馈」的实际大小。不要无情地打压自己、也不要对别人的批评指教照单全收。尤其对于别人的误解,既然是无法控制的,就接受它的存在。

培养成长型的自我

有些回馈,很可能否定或损害我们对自己的诠释,甚至是印证心中最糟糕的自我形象。如果想从回馈中学习,不仅要注意自己看待回馈的方式,还得重新调整自我,建立强韧、而且乐于接受回馈的自我,而不是脆弱、不堪一击、或是极端拒绝回馈的自我。

你要试着在对方给你的回馈中,认清彼此的共同目标,就是帮助你改进。把回馈引向为善意的指导,而不是恶意的批判。

你确实无法完全控制,别人给你最初的评量,但你有能力控制自己对它的反应;你给自己的第二次评分,会比别人给你的第一次评量更重要许多。

人生,不会每次都成功,但你可以认真从失败中学习。把事情处理好,并不等于否定痛苦,也不代表你会完好无缺地走出来。但你最终会在所有的经历中学习成长,而且可以优雅、坚强地面对痛苦。

以上跟你分享的是,由先觉出版《谢谢你的指教》,我所为你整理摘要的重点。邀请你上《时报周刊脸书留下意见,和我分享:你是不是能以平常心,面对别人的批评指教?往后,需要对别人提出意见时,你是不是也更能够有同理心,去体会对方的感受呢?请你留言跟大家一起讨论喔。

《谢谢你的指教》书封(无/先觉出版提供)

《谢谢你的指教》

本书主旨在引导读者面对批评指教,转化来自别人的负面意见,成就更好的自己!我们需要别人支持,但无法获得全世界的赞同。所以要理性看待回馈意见,帮助自己成长。

———————————————

吴若权的幸福书房: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gx3BZdsZi_BlT-Ub6R58eg

更多 CTWANT 报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