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改有感吗/有效打击犯罪(一) 林裕顺:先谈怎抓到

司改国是会议决议,宣示政府打击犯罪,但学者认为,能不能抓到才是重点。(图/pixabay)

记者吴铭峰台北报导

全国司改国是会议中的重要决议「有效打击犯罪与检讨刑事政策」中,包含增加反贪腐立法、妨害司法公正罪、强化防逃追钱制度,并全面检讨毒品刑事政策。警察大学刑事系教授林裕顺认为,增订多项刑事法律确实展现政府打击犯罪的决心,但重点是「能不能抓到」?倘若无法搜证、逮捕、起诉,那法律定的再重,也罚不到真正的犯罪者

在本项决议中,政府最积极努力的工作就是修订公私部门的吹哨者法案,目前正举行一系列研讨会公听会。本次的吹哨者法案承继廉政署几年前起就开始修订的《揭弊者保护法草案》,但扩大保护范围,将公、私部门的揭弊者都列入保护。另外本项决议中,也修改刑法,增加「妨害司法公正罪」、「处罚环境犯罪」、修改《组织犯罪条例》、增订《财团法人法》等等。

看起来,政府在打击犯罪方面展现魄力,希望能将所有的犯罪者均立法惩罚。但实际上,却没这么容易。司改国是会议委员、警大教授林裕顺指出,这些犯罪类型,有的是白领犯罪,有的是环境犯罪,或组织犯罪,都是难以搜证,或是定罪率不高的犯罪。所以,「能不能抓到」是本项决议最大的问题

林裕顺进一步指出,《揭弊者保护法》就是希望公私部门的内部人员,出来举发贪腐。但因为贪腐本来就是白领智慧型犯罪,除非是公私部门中非常核心的人员,了解部门决策过程高层,才有可能举发成功。但这些人只因为这个法案,就会出面吗?另外「处罚环境犯罪」、《组织犯罪条例》也都有同样的问题,他怀疑「严刑峻法,只增加一个诱因就会让人出面举发?」因此他建议,应该从检警的侦查面,努力改变才对。

另外本项决议中,还有包含强化防逃、追钱机制,但这也是最让人笑话的决议项目,因为这些年来,效果实在太差。对此,林裕顺认为,是因为审判时间实在太长,让被告审判程序中,看到锋头不对,就规划落跑。因此他建议,重大案件速审速决,另外也应该要修法,让重刑被告到庭聆听宣判,让法院能决定是否当庭羁押,才能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