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改有感吗/国民法官开庭 最高法院法官:敢重判吗?

国民法官上路,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图/记者吴铭峰摄)

记者吴铭峰/台北报导

全国司改国是会议中的重要决议「推动人民参与司法制度」,首要措施就是「国民参审」,法院全力推动《国民参与刑事审判草案》,积极让「国民法官」上路。但实务界的法官表示,倘若国民法官真的上路,面对重大刑事案件,真的敢重判吗?怕不怕被报复?或者最后被专业法官主导审判?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国民法官」大概是这次全国司改国是会议后,唯一让人民有印象字眼。但大部分的人民还是搞不清楚国民法官的意义。在司法院的规划中,只要年满23岁、具有高中职以上学历者,就有可能被选为国民法官,基本上有超过7成的国民有可能被选上。而被选任的国民法官,要审理的案件是最轻本刑7年以上的重罪刑案职权与专业法官相同。

司法院的规划确实具有美意,若真的修法过关,以司法院的估计,一年就有10万人左右,因自己或亲友担任国民法官而对司法制度更加熟稔,有助于落实国民参审。但真的如此吗?

一位不具名的最高法院法官指出,我国证人保护制度极差,作证的证人走在路上都有可能与被告相遇,证人的身家性命经常受到威胁,更何况是法官?况且国民法官审理的都是重大刑案,涉案的被告每个都心狠手辣,你能想像犯下杀人罪的被告,被你判刑后,走在路上遇见这名被告的情形吗?

再者,此类重大刑案除侵害生命身体法益之案件外,尚有白领犯罪诸如贪污、内线交易等案件,卷宗动辄上百卷,案件极为复杂,一般的国民法官,真的能看懂吗?另外法院审理程序繁复,调查证据、交互诘问都涉及专业技巧,国民法官是法律素人,面对这些繁复程序时,是否就如世界各国的国民法官一样,最后都变成专业法官主导所有程序,国民法官最后流于判决书上的橡皮图章而已?

没错,国民法官的制度确实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但是,如果不走出这一步,那我国到底啥时才要让国民参与审判?制度一定有问题,但如果制度不实行,怎么知道问题在哪,所以若有心,就持续修正制度,让国民更多参与审判,司法才会更加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