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东「杂粮区域加工中心」启用 有助建立在地优良品牌

台东长饶庆铃体验红藜加工制程。(图/台东县政府提供,下同)

记者兆麟/台东报导

全台唯一的「杂粮区域加工中心」29日正式启用,台东县长饶庆铃希望未来将可服务台东县内杂粮如红藜、小米树豆等与特种作物洛神花、菊花姜片姜黄等的加工生产与包装,让产地履历更加在地化合法标准化,建立台东红藜长远的优良品牌形象。台东县杂粮区域加工中心,过去为台东县农会旧有农产品包装场,后因经营改变而闲置,直至5年前台东红藜产业初起步时,造成产量丰收,隔年洛神也丰收的情况,因此,前县长黄健庭结合县农会主动协助地方企业调动产量与供销,透过花东基金争取全台首座「台东县杂粮区域加工中心」,希望发挥县级农会最大辅导效益

▲饶庆铃希望「杂粮区域加工中心」的启用,让产地履历更加在地化与合法标准化,建立台东红藜长远的优良品牌形象。台东红藜产业发展第五年有成,部落田地从废耕到现在稳定种植,每年县内种植面积可达250公顷的产量,并为了永续经营与品质持续提升,在台东县府、水保局农粮署、农改场、台东县农会等单位努力推动下,成功申请花东基金建置国内首座「台东县杂粮区域加工中心」,让农民生产出品质高、色泽鲜艳的台东红藜,建立台东红藜长远的优良品牌形象。

▲饶庆铃与出席贵宾共同为「杂粮区域加工中心」揭牌。戴振东总干事更表示,加工中心已投入超过千万资金,进行设备添购、建筑物与周边环境改善,启用后预计每天可进行2.4吨的湿谷红藜脱粒、烘干,每年约可加工生产300公吨的脱壳红藜,产值新台币3亿元,将可协助超过30家农企业的杂粮作物加工品质提升。

此外,加工中心未来不只协助加工生产,更将成为杂粮作物的体验教育场域,整合农会自身的休闲旅游、供销、推广等系统资源,以及知本地区住宿业者、出租业、周边部落等,发展区域性的体验观光经济,预计可提供周边社区与部落10至20个青年就业机会,发展在地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