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泥董事长张安平以历史回应工业人负面认知 「仍以身为工业人为荣」

台泥董事长安平受邀参加天下企业公民国际论坛。(图/台泥提供)

记者李瑞瑾综合报导

台泥公司再度入选2019天下企业公民奖TOP100强,蝉联传产第一,大型企业组第15名,再创历年来最好成绩。张安平受邀参加天下企业公民国际论坛,并以「250年的工业革命」发表专题演讲,回忆了工业革命的历史,以回应现今工业家成为「环境污染者、压榨劳力业主,一个唯利是图的自私商人...」的认知转变。

张安平表示,在工业革命后,现代文明刚开始形成之时,其实工厂与工业最初的立意是良善的,但其结果却是把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以及道德观淡化了,造成所有的产业都只注重在追求效率利润,而忘掉了社会人类整体长期的发展,更忘掉了人类生存的环境与大自然的重要性。其结果是造成了污染,和大环境受到严重的伤害。

「工业革命真正带来误解的地方,来自于它的成功」,张安平如此说道。他解释,因为工业革命,人类找到一个高效率的,集中的,稠密的,快速的生产方式;相对的,工业在一开始对于身负这么强大任务时候,一定会对所在的环境造成压力,会有高温,会有危险,工作场域都是封闭,都是被保护的,把可能的风险封闭在一个空间里。

张安平认为,这其实这不只是工厂的宿命,因为所有的人造物品都会成长进步,都可以被修改,当企业背后的管理技术思维达到某个程度时,围篱就可能被拆除,工厂的样貌会开始被突破。工业发展的最初只知道要完成任务,完全没有去在乎进步同时带来的后遗症。在工业革命的一开始,自然环境本来还有机会可以消化,但是快速成功的成本,就是工业生产跟环境之间的平衡很快地被打破;人类也来不及去学习,更是来不及去思索跟大自然之间的失衡状态,而这只有二百多年的时间

▲ 张安平以「250年的工业革命」为题发表演讲。(图/台泥提供)

张安平认为,在生产跟自然环境之间,是能找到可承受、可消化、可互动的平衡关系。必须仰赖生产技术的进步,掌握制程细节思想的改变,企业的意志...种种执行细节的改进,这是每一天的,不分昼夜的,一点一滴持续的工作;工业革命发展后250年的今天,工厂的定义需要被重新检讨,社会的价值观,企业的视野也都在改变,要从追求量到要求质。

张安平指出,工厂不会是独立存在的个体,它始终会跟周遭的社区连结在一起。台泥想把三合一的和平水泥厂,和平电厂以及和平港变成一个开放的循环生态工厂,因为工厂应该成为社会的一部分,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它不但是一个可以生产产品的地方,也可以是休闲园区,一个传递知识的教室典藏艺术品博物馆。工厂应该是现代文明的象征,不是一个破坏环境,造成污染的现代文明的包袱,希望利用这个和平开放生态工厂跟社会大众做沟通。张安平说,「工业,在21世纪这个网路虚拟的环境中仍旧是必需,而且重要的产业;我愿意一辈子为现代文明辩护;我也在这里郑重地说,我仍旧以自己身为工业人为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