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揭密》北京故宫匾额「门」字为何没上勾?正解:防火
曾经前往北京故宫参观的旅客是否曾注意到紫禁城各处门匾额上的「门」字没有最后一勾?当然古代书法中也有几种书体的门字不带勾,但楷书或明体都是带勾的。据古物与文化学者考据,门字不带勾起源于对火灾的畏惧,传言从宋代皇室南迁后就有此传统,一直延续到明清两代。不过,坊间仍流传几个与明朝皇帝借机杀戮忠臣的故事,虽跟无勾的门字也牵扯上,可信程度虽不高,但与前者相同都是迷信所致。
近日北京再次大雨,许多故宫与雨相关的话题成为网友讨论焦点。不过北京向来少雨干燥,与雨相关典故相对较少,反而是火相关话题较多。历史上记载,北京紫禁城曾发生过5次大火,有4次在明朝发生,1次在民国时期。明朝紫禁城4次火灾中2次是因雷击,一次是人为,还有一次是兵灾,也就是李自成攻陷北京、崇祯自缢那次;民国时期那次可能与明朝的人为火灾原因类似,都是太监与宫内人员窃取库房财物外卖,纵火以湮灭证据。
北京紫禁城的神武门。(图/网路)
紫禁城旧城有内9外7共16座城门,这些大大小小的城门上都悬挂匾额写有名称,例如神武门、景仁门、隆宗门等等。细心点游客会发所有匾额上的「门」字最后一笔都没有上勾。这种末笔不带钩的写法据说源于宋朝,当时朝廷南迁临安,宫内玉牒殿失火,宋高宗赵构下令彻查,但当时朝廷不稳,大臣不愿横生事端引发政争,因此上奏称,匾额中的门字最后一划带钩,属书法中的「火笔」,因此易招火灾,此后将旧匾烧掉换新,全部改用无勾的门字才平息风波。此一惯例自此流传下来,一直延续到清朝时期。
紫禁城干清门。(图/网路)
无勾门字可以避火固然是迷信,但彰显出中国古代木造宫殿对火灾的畏惧,故宫内各殿门前的巨大铜缸、各宫殿内的水井、纵横交错的沟渠水道,都是防火的重要设施。宫内用火有非常严格规定,一旦小有失误便是人头落地,例如康熙18年冬宫内太监的小厨房失火,天干物燥下加上西北风助威,很快把厨房烧掉,虽然灾情不大,但是皇帝就砍了6名主事太监的脑袋。
紫禁城景仁门。(图/网路)
有关紫禁城匾额的门字无勾,另有2个说法,一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要招贤纳才,命当时书法名家、中书官员詹希原书写「太学集贤门」匾,朱元璋责怪门字带勾,阻其招贤纳才之路,以此为借口把詹希原杀了,此事还有史料明文记载。另一说法是乾隆在经过正阳门时突然见到门字的勾长了一点,认为勾会刮掉龙麟,因此下令内城门匾额上不准有勾。
紫禁城正阳门。(图/网路)
拜现代科技之赐,现在故宫内有更严密的防雷击、防火措施,除了大量的防火设备与专业人员之外,还实行全面的「防火源」策略,规定故宫全院禁烟,也不准有任何明火,故宫内餐厅与工作人员都是使用电热锅。工人在宫殿内施工不得使用电力设备,施工场所要全部以金属围篱隔开可能的火源与易燃物,以免施工时形成火源引燃易燃物品。因此从1923年福建宫的大火之后,就只有1950年城门外油条摊着火被稍为波及之外,紫禁城未再发生火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