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时齐/「英式」改革所面临的严酷考验

▲蔡英文表示,改革不是为了打倒敌人,而是为了解决问题。(图/记者李毓康摄)

台湾民主选举很久了,我们对「改革」的口号并不陌生。过去的政府政治人物,把改革当口头禅的很多,但结果却是有人虚晃一招回头走,有人真心想改但改不动。

改革的话语迷人,但过去「改革VS保守」的拉锯战,保守总是占了上风,因为保守的现状还能被掌握,改革的未来却是一片未知,所以改革总是牛步甚至原地踏步。但无论过去改革失败的真正原因是什么,都已经不重要了。问题的日积月累,引发社会的不耐和不满,现在,改革终于成为时代主旋律

不过,这也产生了一个难以回避的吊诡。弊端积累到令人无法忍受了,让改革有了强大动能;但这同时也代表着,此刻的改革难度比以往更高。所以改革成为主流民意,并不表示一定会水到渠成。改革该怎么改才会成功,是这个时代的最大课题

民进党执政刚满两个月,司法年金、劳动条件、转型正义,甚至是能源转型和长照、社会住宅等民生政策的转向,都已经起了头。这场改革看来是全面性的。但这些改革的步伐,并不令人意外地,也都踏得步履蹒跚。

司法改革卡在人事争议上搞得两面不是人;年金改革会议因为退休军公教团体拖延战术牛步化劳基法则是劳资两方都大声抗争;转型正义也遭受各种策略性的杯葛,把原住民族的历史正义拉进来更是治丝益棼。

▲头靠肩、手紧握!蔡英文探访民情,了解更多人民心声。(图/翻摄自蔡英文脸书

保守的、利益被折损的、认为自己是被改革对象的人,一起反扑,每个都大声抗议、喊冤;而民间的改革倡议者们,更是不满的大叫前进的速度还不够快、范围还不够宽、改革大刀的挥舞还不够猛。

保守的人觉得这改革太激进了,而激进的人则觉得这改革太保守了。

蔡英文就职前谈了很多改革,她不断强调的是改革非做改不可,但是要循序渐进;改革不是为了打倒敌人,而是为了解决问题;改革是要团结社会而不是撕裂社会,所以要将保守的人纳为盟友,而不是与之对撞。看起来这应该是所谓英式改革的内涵,试图降低抗拒改革者心理障碍,在匍匐前进中带来一场「宁静革命」。

这是她的策略,但也是她最严酷的考验

所以我们看到,总统府年金改革委员会里还是吸纳了诸多抗拒改革的代表,蔡英文提供了这些最不想被改的人一个可以畅所欲言的场合,副总统陈建仁主持每周一次的会议,听与会者夸夸其谈,透过直播,收看的观众也相当不耐烦。群民参与、集体协商的形式,确实是个创举,也颇具说服力,但是否会延宕了改革的时程,没有人敢保证。

同样的在司法改革,法务部邱太三终于拉下了蔡碧玉,让曾经因为查贿太用力被贬至外岛刑泰钊接掌天下第一检的台北地检署。但在这颇振奋人心的安排之后,总统府又提名了两个传统司法官担任司法院正副院长,惹毛了司改团体。

善易猜想蔡英文的策略是她自己在领导司法改革的方向,所以要用体系当中愿意配合的识途老马来协助她,而不是空降一个充满理想却无法掌握体系的人,在组织里面成为改革的孤鸟。但这个策略到底会不会成功?必须先过两关,一是说服自己人和盟友们接受,二是未来几年她真的必须做出成绩。

英式改革能不能行得通?缓步改革究竟是成功的关键还是旷日废时的拖延?这些都还有待印证,我们不愿轻言看衰,但也不敢过度乐观。只是要提醒,人民对改革的期待无限,但耐心却很有限。毕竟过去这些年,台湾走了很多冤枉路,改革未竟,如今从头再来,人民心中的火苗重新被燃起,一旦没有成功,将成为击垮政府的熊熊烈火

►►►随时加入观点与讨论,给88论坛粉丝团按个赞!

●作者王时齐资深媒体人、政治评论人。以上言论不代表本报立场。88论坛欢迎多元的声音与观点,来稿请寄: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