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院长跟你谈天说地》从苏武牧羊谈愚忠(王建煊)
忠君的教育在台湾也曾经流行过一段时间。图为蒋中正庐山讲话。(摘自网路)
我常喜欢哼一些老歌,但因鼻涕倒流,黏在喉咙上,声音沙哑,加上中气不足,唱起歌来,常上气不接下气。但我唱歌有一优点,唱歌入情,自己情绪会跟着歌词走,有时甚至会流下眼泪来。
例如我在唱苏武牧羊这首老歌时,我会觉得自己手持长长的汉节,站在雪地的群羊中,虽然饥寒交迫难度日,但却一直在思念家乡故人,心中不时有些许凄怆之感。
话说汉苏武奉命率一使节团,约100人出使匈奴,不巧遇到匈奴内部闹政变。叛乱一方与苏武使节团的副使张胜有过往来,致使苏武受到连坐,被流放北海牧羊,待生小羊时再放其回国,但羊都是公的,如何能生小羊呢?当然归国无期。
但是匈奴对苏武的气节十分景仰,屡次找人劝降均无结果,因此在匈奴冰天雪地的北海一待就是19年,直到汉匈和亲,苏武才得返乡。
愚忠不足为训
汉朝在匈奴的另一降将李陵,亦曾劝降苏武。苏武长叹说:做臣子的忠于其君,就如同儿子孝顺父母一样,是天经地义的事。但是明君固有,昏君可能更多,常陷国家与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我们忠于国家及人民是应该的,但忠于昏君则大大不可。因而苏武以忠君如同孝顺父母一样,是天经地义的事,是大大荒谬。
汉武帝逝世时,苏武得知,他面向南方,扑倒在地,放声痛哭,鲜血顺着嘴角流在地上,悲痛哭泣,谁都劝不了。为甚么会这样?实因古时历代君王,为巩固家族王权,威吓利诱无所不用其极,赏官爵,或是发配边疆,满门抄斩,以致有伴君如伴虎的惶恐。久之,忠君,为君王而死,乃成为忠义爱国之举。
我在想,如果我有幸生在帝王之家,身为皇帝,我难道不也是一样地用尽方法要人民忠于皇权吗?
忠君教育台湾曾流行
忠君的教育在台湾也曾经流行过一段时间。当年国共战争,国民党蒋介石领导的国军,军力数十倍于共产党,但结果兵败如山倒,主因就是许多军事将领叛变。所以蒋先生对于不忠于他的军事将领,阵前叛变,心中无时无刻不在淌血。
因此对于握枪杆子的军人是否忠于他,是极为关注的。所以当时在台湾也一样有忠君教育,当然不能用忠君,而是将君改为领袖。
政府在各重要公共场所,军中尤然,都竖有大大的牌子,上书「国家、主义、荣誉、领袖」。我们做学生时,演讲提到领袖,要立正,写文章,领袖前要空一格。领袖在当时,当然就是指蒋中正先生。
军中常有高级将领训练,有次参训人很多都是当过司令官或总司令的人。这个高级将领训练班,结训时要写一份受训报告代替考试。有位将官不善此套,乃在结训报告上写:「我会打仗,我心中只有领袖,我喜欢女人。」因为官够大,没有人敢纠正他,只好照送到蒋先生手中,蒋先生看了,你们猜猜会是什么反应?
我如果是蒋先生,形式上如何表达姑且不论,但心中一定是极为高兴的,这样的将领,更将委以重任。因为他会打仗,据了解,该将领,确实善战。更重要的是,他心中只有我这位领袖,不怕叛变,不怕尾大不掉。至于他喜欢女人,小事一桩,我们谁不喜欢女人?这位将军,更获重任,自然不在话下。
忠君对于被忠的人,当然高兴,但是我们随便忠君,则是大大不可。今天民主社会,忠于国家人民才是正办,若如此国家当能富强,人民才有好日子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