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秉叡/AI人工智慧崛起 关键教育从小扎根
▲人工智慧袭来,台湾必须加速科技人才的培育,得从教育做起,从小学扎根,引发孩子对科学的兴趣。(图/视觉中国CFP)
在全球工业4.0浪潮之下,其中关键的技术,如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慧等词汇,一再的出现在我们生活中,我也听到了周边的朋友,都已开始担心这个改变会不会影响到孩子的竞争力,甚至会不会影响到自己的就业。因此,我陆续请教了许多专家学者、业界的民众及学生家长等,发现台湾的脚步已经落后。
台湾期望能追上领先的各国,但是推动的速度还是不够,尤其在人才培育的部分;国外将基础软体设计教育落实到从小学开始,甚至从学前教育就开始慢慢训练基础的逻辑思维,将程式语言的重要性列为等同第二外语学习一样重要。反观我国最新的课纲,在国中阶段的科技教育也仅在训练基础设计及逻辑思维阶段而已。
如果要追上先进国家的水准,向下推广基础科技教育,将面临到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师资。小学是包班制,许多老师都是文科出身,连老师也不知道如何写程式,要如何教导学生?第二个问题是缺乏设备及如何用适当的工具去教导学生?纯粹写程式而已是很枯燥乏味的,目前台湾学校有资讯教育,但是资讯教育要如何转换为实体操作,虚拟和实境如何转换,现在还在过渡时期,现实学习中应该要有东西可以让它去对应具象化。第三个问题是我国教育升学主义太重,尤其是国高中阶段。
未来,108课纲实施后,中学加入科技教育,学生皆需学习软体、程式等相关课程,但要如何去教学生?如何让学生学习?目前还是处于摸索阶段。我在请教的过程中,借由以下一位国小学生家长分享孩子学习的经验,从中或许可以找到解决之道。
在小学阶段,要引起孩子的动机,最好就是会动、会发出声音的,声光效果越多越好,还要简单好上手,还可以引发孩子的创造力、想像力。用多元化的方式去刺激他,并加入简单的美感、科技、工程等概念,孩子就会有兴趣。
这位小朋友从小三开始学LEGO程式机器人,先教他玩,从简单的开始玩,玩到有兴趣之后,再教他如何去处理,他就会更有兴趣学习了。然后一阶一阶的复杂化,让孩子有乐趣及成就感。借由简单的边学边玩、从操作中学习的有趣方式,引导学生进入人工智慧的领域,慢慢建立起学生思考、研究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多年前开始,就有很多小学开始重视并推动程式设计学习,但都是私立学校,公立学校反而步调缓慢,一来缺乏资源,二来目前政策也没有支持。而这些目前推动软体教育的学校大都是以社团的方式去呈现,且推动的学校也有地域性,因为教育预算没有这一块,所以学校只好自己去找赞助或资源来推动,而城市拥有较多的资源,所以城乡差距大。
目前最大的学习断层在国中阶段,因为程式教育的不普及,造成学生即便有学到技能,但是从小学毕业后,却缺乏学校可以提供让学生继续进修的课程及资源,十分可惜。因为国中开始都以升学为导向,反而使得拥有软体技能的学生没有进路,没有学校提供进阶的学习,这是一大缺口。
若要追上国际的趋势,政府的教育政策应扎实的进行向下扎根及向上的连贯,科技教育从最小的孩子开始,小学、中学、高中一脉相连,让孩子有延伸性的发展,可以一层一层的学习上来,让他们甚至到最后可以直接衔接职涯,也让一些对于升学考试、对于课本内容没有兴趣的孩子,能培养才能,并找到成就感。
人工智慧的潮流已经来了,也是无法阻挡的,而且相关的人才对于未来台湾的竞争力十分重要。新北市的资源最好,相关产业、就业机会及人才也最多,应好好的向下扎根,推动基础人才培育及发展,结合更多的社会资源,串联小学、国中至高中的科技教育,厚实新北市科技人才与竞争力。
▼吴秉叡自制节目「大秉拓客吧」,首集节目主题为「大秉看未来 工业4.0!开启人工智慧新浪潮」。(影片取自youtube,若遭删除请见谅)
好文推荐
吴秉叡/负责任的政府就该解决人民需求
●吴秉叡,现任立委,政大法律所硕士。曾任法官、台北县长苏贞昌的机要秘书,从台北县到新北市,在地基层服务20年。以上言论不代表本报立场。88论坛欢迎更多参与,投稿请寄editor88@ettoday.net